[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比率原理阳光驱动便携式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73729.5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0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郝楠;花荣;王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G01N27/30;G01N27/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化学传感器 驱动 磷酸缓冲溶液 二氧化钛 修饰 制备 冲洗 三维 生物传感器构建 石墨烯复合材料 黄曲霉毒素 牛血清白蛋白 氮化碳纳米 适配体溶液 光电化学 光电活性 活性位点 即时检测 修饰电极 壳聚糖 石墨烯 水凝胶 太阳光 孵育 构建 减小 室外 封闭 检测 | ||
本发明属于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构建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比率原理阳光驱动便携式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本发明利用银二氧化钛三维氮杂石墨烯水凝胶氮化碳纳米片修饰电极,然后用壳聚糖处理修饰了Ag/TiO2/3DNGH材料的表面,再修饰黄曲霉毒素B1适配体溶液,孵育,用磷酸缓冲溶液冲洗,然后用牛血清白蛋白封闭未结合的活性位点,再用磷酸缓冲溶液冲洗,得到基于比率原理阳光驱动便携式光电化学传感器。银二氧化钛三维氮杂石墨烯复合材料展现了很好的光电活性和稳定性并且构建的基于比率原理阳光驱动便携式光电化学传感器大大减小了外界和内部各种因素的干扰,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通过太阳光驱动,更加方便快捷,能够在室外进行即时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构建领域,涉及一种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新型电位可析比率光电化学生物传感的方法,设计了一种由阳光驱动,笔记本电脑、USB型电化学工作站及三电极体系组成的便携式电化学传感器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光电化学传感器(PEC)的优异特性(如:成本低、操作简单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被广泛的应用于生物医学、食品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被测物质与激发态的光电材料之间发生了电子传递而引起光电材料的光电流变化进行测定。另外,也可以根据待测物质本身的光电流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然而,光电传感器(PEC)的定量检测通常依赖于目标物与光电活性材料或生物探针之间反应引起的光电流强度的变化。但是光电流本身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例如,光源和电极之间相对距离的变动,光源长期工作中因为散热或电压波动引起的光强的变化,缓冲液的离子强度、pH值的变化都可能会带来光电流的变化。相似地,这一问题同样存在于其他的检测技术中,例如荧光、电化学及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为了提高传感器检测的可靠性,排除与目标物无关的环境因素的影响,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系列比率荧光检测、比率电化学传感器以及比率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而到目前为止,关于PEC比率传感的研究很少。此外,由于传统的PEC方法大多是在室内操作,具有大体积的仪器,需要提供固定的光源等缺点,于是结合以上所述并基于我们前期的工作,设计了一种便携式的电位可析比率光电化学传感器件。
我们都知道黄曲霉毒素B1(AFB1)对包括人和若干动物具有强烈的毒性,其毒性作用主要是对肝脏的损害。此外,AFB1污染的食物主要是花生、玉米、稻谷、小麦、花生油等粮油食品,且以南方高温、高湿地区受污染最为严重,其耐热,且在280℃才可裂解,故一般烹调加工温度下难以破坏。因为在天然食物中以AFB1最为多见,危害性也最强,所以国家质检总局规定AFB1是大部分食品的必检项目之一。然而目前,传统的AFB1检测方法,包括薄层色谱法(TLC)、酶联免疫法(ELISA)以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成本高,处理时间长,并且需要一定的操作技术和复杂的设备要求。因此,开发一种快速、简单、灵敏、操作简便的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发明一种集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为一体的基于比率原理阳光驱动的便携式光电化学传感器件应用于AFB1的检测。
一种基于比率原理阳光驱动便携式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银二氧化钛三维氮杂石墨烯水凝胶Ag/TiO2/3DNGH纳米复合材料和氮化碳纳米片CNNS,备用;
首先将100mg甘氨酸、0.24g硫酸钛、30mg硝酸银和2mg氧化石墨水溶液超声混合,超声溶解后得混合溶液A,然后将混合溶液A加入到不锈钢高压釜180℃灼烧12h;冷却至室温,放置2天,多次换水清洗除去未反应的物质;最后,冷冻干燥2天即可,从而制备了 Ag/TiO2/3DNG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37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