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玄武岩鳞片防腐蚀吸波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73478.0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49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升;段玉平;李晓刚;王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9D163/00;C09D5/32;C09D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玄武岩 鳞片 腐蚀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为一种添加了玄武岩鳞片的防腐蚀吸波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涂料技术领域。所述防腐蚀吸波涂料含有树脂、稀释剂、片状铁硅铝粉体、玄武岩鳞片和固化剂。所述防腐蚀吸波涂料是在含有单一片状铁硅铝粉体吸波涂料的基础上,添加占树脂质量10%‑60%的玄武岩鳞片制备而成。所述的玄武岩鳞片防腐蚀吸波涂料制备的涂层的吸波性能,较单一片状铁硅铝涂层的吸波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其吸收峰值降低了,吸收频段有了显著的拓宽。另一方面,由于玄武岩鳞片的屏蔽特性,使得涂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本发明采用的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性能稳定,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吸波涂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添加了玄武岩鳞片的防腐蚀吸波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对电磁波吸收材料研究的深入以及实际应用的需求,高吸收性能、宽频段、重量轻、体积小等高性能吸波材料已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吸波涂层材料由于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大多研究仍采用在基体中掺杂单一的吸波粉体来制备吸波涂料。片状铁硅铝粉体由于其优越的磁损耗性能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吸波涂料制备中,但这种单一片状铁硅铝吸波涂料制备的涂层往往吸收峰值较高,有效吸收频段太窄。为了降低对电磁波的吸收峰值,拓宽吸收频段,提高涂层的吸波性能,往往采用优化改性吸收剂、涂层结构变化的方法来实现。但是这些方法一方面成本太高,另一方面不能保证吸波涂层的性能有很大的提升。
另一方面,随着装备服役环境的日益复杂严酷,吸波涂层除了需要具有有效的吸波功能特性,还需要具备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尤其是随着舰船、舰载等装备在海洋环境中的长期服役,在高温、高湿、高盐雾、高辐射的严酷海洋环境中,吸波涂层对防腐蚀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吸波涂料注重吸波功能性的提升,往往忽略了涂料的防腐蚀性能,因此,需要按照重防腐涂料的设计要求,在吸波涂料中添加鳞片填料以提升涂料防腐蚀性能。
目前涂料领域常用的鳞片填料主要是玻璃鳞片,玻璃鳞片机械强度低、耐酸碱性不足、耐候性差、耐磨性不足,长效防腐性能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吸波涂层要求涂料中加入的鳞片填料不但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耐酸碱性、耐候性、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同时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性能以及吸波特性等,因此需要进一步研发新的防腐蚀吸波涂料。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吸波涂料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添加玄武岩鳞片的吸波涂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传统片状铁硅铝吸波涂料中加入玄武岩鳞片,有效降低片状铁硅铝吸波涂层的吸收峰值,拓宽其吸收频段,提高涂层的吸波性能和防腐蚀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玄武岩鳞片防腐蚀吸波涂料,含有树脂、稀释剂、片状铁硅铝粉体、玄武岩鳞片和固化剂;所述的树脂为聚氨酯、环氧树脂和丙烯酸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稀释剂为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的混合物,或丙酮、二甲苯、甲乙酮、正丁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的固化剂为聚氨酯固化剂、改性脂环胺、己二胺、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所述稀释剂与树脂的质量比为0.3-0.8。
所述固化剂与树脂的质量比为0.2-0.9。
所述片状铁硅铝粉体的添加量占所述树脂质量的20% -50%。
所述玄武岩鳞片的添加量占所述树脂质量的10% -60%。
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防腐蚀吸波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玄武岩鳞和片状铁硅铝粉体加入到树脂中,充分搅拌混合后,加入稀释剂,随后以350-800转/分的转速机械搅拌30-120分钟,将所得到的混合溶液放入超声震荡仪中超声震荡10-60分钟,得到混合均匀的溶液。然后加入固化剂后,再以350-800转/分的转速机械搅拌20-60分钟,然后超声震荡15-30分钟,得到最终的涂料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34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