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箱梁架设用兼容高铁单双线架梁的双梁步履式架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73365.0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4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贾体锋;张强;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徐工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6 | 分类号: | E01D21/06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21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架设 兼容 高铁单 双线 架梁 步履 架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箱梁架设用兼容高铁单双线架梁的双梁步履式架桥机,属于架桥机技术领域。包括主梁、支腿、天车、电控系统、液压系统和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腿包括前支腿、中支腿、过孔支腿和后支腿,所述的天车包括前天车和后天车;所述的前支腿、中支腿和后支腿依次连接设置在主梁前支腿安装位、中支腿安装位和后支腿安装位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步履式结构形式,解决了复杂工况施工问题,提升了设备的适应性及工作效率;前支腿和过孔支腿底部均设置横移机构,从而真正解决了R<2000m曲线的施工;设备兼容高铁单线箱梁和双线箱梁,提升了设备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箱梁架设用兼容高铁单双线架梁的双梁步履式架桥机,属于架桥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高铁建设中550吨以上的预制混凝土箱梁架设用的架桥机中,根据其走行形式划分,有轮胎式走行和轮轨式走行结构,尚未有双梁步履式走行结构架桥机在该领域中使用。目前,轮胎式走行和轮轨式走行结构架桥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坡度适应性差,尤其面对大坡度施工,安全风险高。原因是轮胎式走行和轮轨式走行结构,需要依靠轮胎与地面或钢轮通过钢轨与地面接触提供驱动前进的动力,而在坡度施工中地面本身存在坡度,滚动式的轮胎或钢轮不可避免坡度的影响。这是该类架桥机走行结构的原理性问题,如不改变走行原理,架桥机无法解决坡度施工的问题。
2)曲线半径施工困难,无法真正解决R<2000曲线的施工。原有的轮胎式或轮轨式走行结构,尤其是轮轨式走行,没有转向结构,只能通过将轨道沿曲线摆放,钢轮通过轮沿导向的形式完成曲线施工,走行过程中钢轮轮沿受横向力较大,导致钢轮本身、轴承易损坏。
3)施工范围仅限于单线箱梁或双线箱梁一种,整机利用率偏低。
在180-320吨的公路箱梁或普速铁路T梁架设施工中,小吨位的双梁步履式架桥机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在高铁施工领域未有大吨位双梁步履式走行结构架桥机的发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箱梁架设用兼容高铁单双线架梁的双梁步履式架桥机,通过设置在支腿机构中驱动系,驱动架桥机机臂前行过孔,在过孔走行原理上的改变,有效的解决了复杂工况施工问题,提升了设备的适应性及工作效率。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箱梁架设用兼容高铁单双线架梁的双梁步履式架桥机,包括主梁、支腿、天车、电控系统、液压系统和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腿包括前支腿、中支腿、过孔支腿和后支腿,所述的天车包括前天车和后天车;所述的主梁为两个平行的箱型梁与前联系梁、中联系梁和后联系梁连接组成;所述的主梁的前联系梁、中联系梁和后联系梁外侧分别设置有前支腿安装位、中支腿安装位和后支腿安装位;所述的前支腿、中支腿和后支腿依次连接设置在主梁前支腿安装位、中支腿安装位和后支腿安装位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前支腿包括前支腿基本节,所述的前支腿基本节上端设有两件前支腿吊挂机构和两件前支腿反托轮组,所述的两件前支腿吊挂机构和两件前支腿反托轮组与分别与两个平行箱型梁相连,所述的前支腿基本节下端连接有前支腿伸缩节,前支腿伸缩节下端连接有前支腿加高节,所述的前支腿横移机构安装在前支腿底部与前支腿加高节进行前支腿的横移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支腿包括中支腿右上节和中支腿左上节,所述的中支腿右上节和中支腿左上节与主梁连接,所述的中支腿右上节底部与中支腿右弯臂连接,所述的中支腿左上节底部与中支腿左弯臂连接,所述的中支腿右弯臂和中支腿左弯臂与中支腿横梁连接,所述的中支腿右上节、中支腿左上节、中支腿横梁、中支腿左弯臂和中支腿左上节连接后与主梁中联系梁总体形成密封的O型结构;所述的中支腿横梁体内安装有中支腿伸缩节,实现中支腿支撑高度的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徐工铁路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徐工铁路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33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