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通信开放平台的借贷信息审核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72670.8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4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陈龙华;陈婷婷;陈连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集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李相雨 |
地址: | 361021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审核 短信 信息审核 画像 开放平台 用户基本信息 银行卡信息 基本信息 身份信息 审核结果 手机号码 验证通过 用户标签 用户短信 用户接收 可信度 通信 标签 申请 | ||
1.一种基于通信开放平台的借贷信息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到用户申请贷款的请求信息后,获取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手机号码和银行卡信息,对所述身份信息、所述手机号码和所述银行卡信息进行验证;
若对所述身份信息、所述手机号码和所述银行卡信息验证通过,则获取由所述手机号码对应的终端接收到的短信,根据对应于所述手机号码的短信对所述用户进行用户画像,得到与所述用户的借贷历史信息有关的标签;
根据与所述用户的借贷历史信息有关的标签判断所述用户在设定时间段内是否存在多重借贷记录,若是,则对所述用户申请贷款审核不通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由所述手机号码对应的终端接收到的短信,根据对应于所述手机号码的短信对所述用户进行用户画像,得到与所述用户的借贷历史信息有关的标签,包括:
获取由所述手机号码对应的终端接收到的短信,对每一短信,从所述短信中提取设定的至少一个预设关键词,若所述短信中提取的预设关键词满足设定的关键词组合条件,则所述短信为借贷短信;
统计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由所述手机号码对应的终端接收到的所有借贷短信的条数,作为所述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借贷的次数,生成标记所述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借贷次数的第一标签,并根据每一所述借贷短信的短信内容确定所述用户每次借贷的借贷平台,对借贷平台相同的借贷短信标记同一种第二标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与所述用户的借贷历史信息有关的标签判断所述用户在设定时间段内是否存在多重借贷记录,若是,则对所述用户申请贷款审核不通过,包括:
若根据所述第一标签判断所述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借贷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借贷次数,则判断所述第二标签的种类的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种类数量,若是,则所述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存在多重借贷记录,对所述用户申请贷款审核不通过,否则,所述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不存在多重借贷记录,对所述用户申请贷款审核通过;
若根据所述第一标签判断所述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借贷次数小于所述预设借贷次数,则所述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不存在多重借贷记录,对所述用户申请贷款审核通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一所述借贷短信的短信内容确定所述用户每次借贷的借贷平台,对借贷平台相同的借贷短信标记同一种第二标签,包括:
通过机器学习训练的分类模型将所述借贷短信按照借贷平台分类,对借贷平台相同的借贷短信标记同一种第二标签;
其中,所述分类模型为以若干根据短信内容中的借贷平台的名称,将借贷平台的名称相同的短信标记同一种标签的短信作为训练样本进行训练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手机号码和银行卡信息,对所述身份信息、所述手机号码和所述银行卡信息进行验证,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手机号码和银行卡信息,根据所述身份信息中的姓名和证件信息,判断预先存储的存在多重借贷行为的人员列表中是否存在所述用户,若是,则对所述身份信息、所述手机号码和所述银行卡信息验证不通过;
若所述人员列表中不存在所述用户,则获取预先存储的手机号码和身份信息的第一映射关系,由所述用户的姓名、证件信息和电话号码,通过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判断所述手机号码是否是所述用户当前使用的手机号码,若不是,则对所述身份信息、所述手机号码和所述银行卡信息验证不通过;
若所述手机号码是所述用户当前使用的手机号码,则获取预先存储的银行卡信息、手机号码和身份信息的第二映射关系,由所述用户的姓名、证件信息、电话号码和银行卡信息,通过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判断所述银行卡信息对应的银行卡是否是属于所述用户的银行卡,若不是,则对所述身份信息、所述手机号码和所述银行卡信息验证不通过;
若所述银行卡信息对应的银行卡是属于所述用户的银行卡,则对所述身份信息、所述手机号码和所述银行卡信息验证通过;
其中,所述证件信息为所述用户的身份证号码或者护照号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集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集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267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