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传感器的调理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72593.6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83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唐德尧;曾承志;陈伟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智科技湖南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0175 | 分类号: | H03K19/0175;H03F3/6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10007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感器 调理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感器的调理电路,包括输入端与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的第一调理模块,输入端与第一调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后级检测系统的输入端连接的第二调理模块;第一调理模块包括第一运放,第一基准,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二调理模块包括第二运放,第二基准,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其中,第一运放和第二运放均为JEFT输入型单电源供电运放。本发明采用具有低偏置电流和高输入阻抗的JEFT输入型单电源供电运放对传感器的输出的低电平信号进行移位、放大调理,电压偏移误差较小,提高了接口匹配能力及降低后级检测系统采样频率要求,可靠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调理电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传感器的调理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的传感器(如模拟电压输出型传感器或芯片)较多采用如1.8V~5V的低电压供电,其最小输出信号的电平接近零电平,而后级检测系统为满足信号长距离传输常采用较高的供电电压,为使模拟电压输出型传感器(或芯片)的输出信号能够适用后级检测系统的需求,需要对传感器的直流偏置和灵敏度进行调理。现有的传感器的调理电路多采用双极型晶体管输入的轨对轨集成运放电路来提取传感器输出信号(特别是对接近零电平的信号),该传感器的调理电路的输入端存在几十至上百nA的偏置电流,导致输出信号产生较大的电压偏移误差,影响后级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感器的调理电路,采用具有极低偏置电流和高输入阻抗的JEFT输入型单电源供电运放对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移位、放大调理,电压偏移误差较小,提高了接口匹配能力及降低后级检测系统采样频率要求,可靠性更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传感器的调理电路,包括输入端与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所述传感器输出的低电平信号调整到预设电平的第一调理模块;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调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后级检测系统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将所述低电平信号的灵敏度调整到预设灵敏度的第二调理模块;
所述第一调理模块包括第一运放,第一基准,第一电阻,第二电阻,所述第二调理模块包括第二运放,第二基准,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其中:
所述第一基准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运放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第一调理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运放的反相输入端及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运放的输出端连接,其公共端作为所述第一调理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第二调理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运放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运放的输出端连接,其公共端作为所述第二调理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基准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运放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运放的正电源端和所述第二运放的正电源端均与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第一运放的接地端和所述第二运放的接地端均接地;
所述第一运放和所述第二运放均为JEFT输入型单电源供电运放。
优选的,所述第一基准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一基准电源,所述第二基准包括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二基准电源,其中:
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其公共端作为所述第一基准的输出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基准电源连接;
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其公共端作为所述第二基准的输出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基准电源连接。
优选的,该传感器的调理电路还包括:
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调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后级检测系统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对所述预设电平的输出信号进行灵敏度归一化处理的低通谐振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智科技湖南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唐智科技湖南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25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态识别方法、系统及终端
- 下一篇:GPIO电路及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