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用途筷子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72575.8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2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陈堃;陈瑞;段雪梦;陈四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G21/10 | 分类号: | A47G21/10;A47G2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张苗 |
地址: | 241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途筷子 筷子 固定槽 夹菜部 汤勺 功能单一 上端 固定端 上端卡 夹菜 缩入 下端 伸出 合并 携带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用途筷子,包括:夹菜部、手持部以及汤勺部;所述夹菜部的上端卡合设置在所述手持部的下端,且所述夹菜部能够伸出或者缩入至所述手持部内部,所述手持部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槽,且两根筷子之间能够固定在一起,两根筷子上的固定槽能够合并在一起,所述汤勺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槽相配合的固定端。该多用途筷子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筷子长度是一定的,不方便携带;而且筷子的功能单一,仅仅具有夹菜的功能,对于液态的汤系无能为力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筷子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多用途筷子。
背景技术
筷子,是指中国常用的饮食工具,通常由竹、木、骨、瓷、象牙、金属、塑料等材料制作。是世界上常用餐具之一,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发明于中国,后传至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汉字文化圈。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筷子长度是一定的,不方便携带;而且筷子的功能单一,仅仅具有夹菜的功能,对于液态的汤系无能为力。
因此,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充当汤勺使用,而且长度还能调节,从而方便携带的多用途筷子是本发明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筷子长度是一定的,不方便携带;而且筷子的功能单一,仅仅具有夹菜的功能,对于液态的汤系无能为力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充当汤勺使用,而且长度还能调节,从而方便携带的多用途筷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用途筷子,所述多用途筷子包括:夹菜部、手持部以及汤勺部;所述夹菜部的上端卡合设置在所述手持部的下端,且所述夹菜部能够伸出或者缩入至所述手持部内部,所述手持部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槽,且两根筷子之间能够固定在一起,两根筷子上的固定槽能够合并在一起,所述汤勺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槽相配合的固定端。
优选地,所述手持部的下端部分向内凹陷形成与所述夹菜部相配合的容腔,所述夹菜部的上端设置在所述容腔内,且所述夹菜部的上端还设置有滑块,所述手持部的外侧面设置有与所述滑块相配合的滑槽,所述滑块至少部分伸出所述手持部。
优选地,所述容腔的顶部设置有永磁铁,所述夹菜部的顶端设置有磁性部。
优选地,所述滑块的外侧包裹有橡胶套。
优选地,所述手持部的外侧设置有卡块以及卡槽。
优选地,所述固定槽与所述固定端之间为卡扣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槽与所述固定端之间为螺纹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夹菜部的外侧设置有防滑螺纹。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多用途筷子在使用时,具有正常的筷子功能,而且还具有汤勺能够,在使用时,将两根筷子固定在一起,且两根筷子上端的固定槽合并在一起,然后将所述汤勺部固定在所述固定槽上,从而变换成汤勺。而且本发明的多用途筷子上夹菜部还能够缩入至所述手持部内,从而方便使用者携带。本发明提供的多用途筷子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筷子长度是一定的,不方便携带;而且筷子的功能单一,仅仅具有夹菜的功能,对于液态的汤系无能为力的问题。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多用途筷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多用途筷子上手持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夹菜部 2滑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未经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25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