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送风风扇和送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72384.1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76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夏政义;于成慧;李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52;F04D29/32;H02K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陶海萍 |
地址: | 日本京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送风 风扇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送风风扇和送风装置,该种送风风扇包括:转子架,磁铁,叶轮杯,基部,以及定子部;其中,在所述基部的外周缘设有沿轴向朝所述转子架方向延伸的外周壁,并且在所述外周壁上设有导线引出口;在所述叶轮杯的外周部的径向内侧设置有沿轴向朝所述基部延伸的圆筒部;在所述叶轮杯的径向内侧与所述圆筒部的径向外侧之间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环部件,所述环部件与所述外周壁的至少一部分重合。本申请能够充分发挥设计的自由性,并且能够增强送风风扇的防尘防水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送风风扇和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送风风扇(例如轴流风扇或离心风扇)被广泛应用于家电电器、办公自动化设备等,用于促进气体流动。此外,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带来的污染,电动车的使用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用于给电动车充电的充电桩也逐渐增多,在这些充电桩中也安装有送风风扇。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发明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具有送风风扇的设备通常在室外等恶劣环境中使用,例如,充电桩等,这样水分或尘埃等有可能从外部进入到送风风扇的内部,可能导致电动机故障、送风风扇不能动作等问题。虽然现有技术的送风风扇采用特定结构的叶轮杯与基部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防尘防水的效果,但是现有的防尘防水结构的共通性不高,而且对于导线引出口的密封性也不是十分理想。
本申请提供一种送风风扇和送风装置,在该送风风扇中,在基部的外周缘设有沿轴向朝转子架方向延伸的外周壁,并且在外周壁上设有导线引出口,在叶轮杯的外周部的径向内侧设置有沿轴向朝所述基部延伸的圆筒部,在叶轮杯的径向内侧与圆筒部的径向外侧之间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环部件,环部件与外周壁的至少一部分重合,环部件设有与所述导线引出口嵌合的突出部,由此,能够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适当调整,充分发挥设计的自由性,并且,能够增强送风风扇的防尘防水效果,进一步提高送风风扇的可靠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送风风扇,包括:转子架,其呈大致圆筒状,能够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磁铁,其固定于所述转子架的内周面;叶轮杯,其固定于所述转子架的外周面,所述叶轮杯的外周部的外周面设有多个叶片;基部,其通过轴承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所述转子架;定子部,其被所述基部支撑,并与所述磁铁对置;其中,在所述基部的外周缘设有沿轴向朝所述转子架方向延伸的外周壁,并且在所述外周壁上设有导线引出口;在所述叶轮杯的外周部的径向内侧设置有沿轴向朝所述基部延伸的圆筒部;在所述叶轮杯的径向内侧与所述圆筒部的径向外侧之间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环部件,所述环部件与所述外周壁的至少一部分重合;所述环部件设有与所述导线引出口嵌合的突出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其中,所述环部件还包括沿轴向延伸的第一壁部、自所述第一壁部的径向内周缘沿径向内侧延伸的第二壁部、以及自所述第一壁部的外周缘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多个卡合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其中,所述多个卡合部非等间隔设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其中,所述突出部包括自所述第一壁部的外周缘沿径向外侧延伸的平板部、以及自所述平板部的端部沿轴向延伸的足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方面,其中,所述叶轮杯的外周部以随着在轴向上朝所述基部方向延伸而远离中心轴的方式倾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六方面,其中,在所述环部件的远离所述基部的端部与所述圆筒部的朝向所述基部的端部之间设有构成的迷宫构造的空间。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七方面,其中,在轴向观察时,所述基部的外周壁的径向外侧配置在比所述叶轮杯的外周部的径向外侧靠近径向内侧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23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