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短纤与熔喷复合成型吸音棉的生产工艺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972209.2 申请日: 2018-08-24
公开(公告)号: CN108823814A 公开(公告)日: 2018-11-16
发明(设计)人: 章云;王敏雪;王黎明;杨祥林;尚元利;于华兵 申请(专利权)人: 芜湖跃飞新型吸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D04H5/00 分类号: D04H5/00;D01D5/08;D01D5/14
代理公司: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代理人: 杨红梅
地址: 241000 安徽省芜***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吸音棉 复合成型 短纤 熔喷 生产工艺 复合成型工艺 隔音性能 输送机构 透气性能 优良性能 传统的 疏水性 双滚筒 可塑性 防潮 补风 开松 抗菌 吸音 沾污 阻燃 防水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短纤与熔喷复合成型吸音棉的生产工艺,和传统的工艺相比,主要加入了两次开松工艺和气流补风输送机构、双滚筒接收复合成型工艺,本发明的设备先进,工艺简单,在原有基础上注意控制温度,制得的吸音棉不仅具有质量轻、吸音、隔音性能好、疏水性佳、可塑性好、阻燃等优良性能,而且无味、防水、防潮、透气性能良好,防沾污、抗菌,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非织造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短纤与熔喷复合成型吸音棉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如今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汽车内饰材料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技术。而在汽车降噪填充材料领域,非织造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被用作各种汽车内饰件,如座椅、车身挡板的包覆材料、车顶基布和车顶衬里、汽车地毯、行李箱的衬里等等。目前生产一辆轿车平均需用20m2非织造材料,折合质量约15-20kg,其中非织造多孔降噪材料约占18%左右,并且用量还在持续增加。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汽车厢内环境的安全性、舒适度和环保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光就对广泛应用在汽车、家用电器及建筑上的非织造多孔降噪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质量标准,要求其具有轻质高效、环保和阻燃等多种功能。

非织造汽车吸音纤维材料又称吸音棉,可将车体振动所产生的中高频噪声振动能转换为吸音棉内部的细旦纤维的动能,并转化成热能而消失,达到吸音降噪的功能。目前,市场上主要有玻璃纤维吸音棉和聚酯纤维吸音棉,虽然产品各有不同,吸音效果基本一样,但是玻璃纤维的不环保,不便于施工。虽然聚酯纤维较玻璃纤维的成本低,但聚酯纤维的阻燃差,易燃,比木材更易燃烧。我国目前每年所需的非织造汽车吸音纤维材料达800万m2左右,该产品所用的主体原料为各种纤维,再加入热熔纤维加工而成,原料来源比较丰富而且价格低廉,但是这种材料吸音、隔音效果一般,较多用于中低档轿车。后来人们又开始研究各种阻燃、吸音、隔音效果好,耐高温的材料,但是这种纤维抗压性不好,回弹性及蓬松性不高,很难持久吸音,如果能够把这些产品的方法和工艺在现有技术上加以改进,结合汽车内饰材料的特点,探索适合汽车内饰材料的吸音隔音方法和工艺如非织造布与某些金属材料或特殊材料进行复合,共振官能团的添加,内饰材料的特殊整理等都将大大提局材料的吸音隔音性能。因此为实际的生产实践寻求较优的工艺配置,对生产工艺加以改进制备功能性比较全面的吸音材料还有待解决。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短纤与熔喷复合成型吸音棉的生产工艺,短纤通过两道开松工艺,加入了气流补风输送机构,免短纤维因为气流场不稳定而相互纠缠、成团,提高了短纤与熔喷纤维混合的均匀性,然后由一定流量、速度、角度的气流输送至熔喷工艺,最后进入双滚筒接收复合成型接收装置使熔喷复合材料内部纤维垂直于纤网表面排列,呈三维网状结构,增加了材料内部的空隙,提高了其吸音降噪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短纤与熔喷复合成型吸音棉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PET短纤维先梳理成网,后经粗开松、精开松,通过喷管由气流输送加入到熔喷工艺的热气流中,形成均匀分散的混合纤维流,在拉伸空气作用下聚集在双滚筒中间,上下表面粘合纺粘非织造布,制得熔喷复合材料;

(2)PP聚合物切片通过螺杆挤压机加热挤压熔融后,经过滤器过滤,由计量泵精确计量后到达熔喷模头组件;

(3)经喷丝板喷出后,在热空气牵伸系统中形成熔喷超细纤维流,在高压风机下拉伸形成熔喷丝,与植入到熔喷纤维流中的卷曲短纤维混合,通过拉伸气流的作用使混合纤维沉积在双滚筒中间,混合纤维与纺粘非织造布进行上下表面粘合,然后至卷绕装置;

(4)最后经冷风降温、滚压定型、检验,再分切打包即得成品吸音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跃飞新型吸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芜湖跃飞新型吸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22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