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线内窥镜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71498.4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90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硕;刘顺;魏来;王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402 | 分类号: | A61B5/0402;A61B5/01;A61B5/145;A61F7/00;A61B1/00;A61B5/00;A61M1/3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贾师英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线 内窥镜 辅助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线内窥镜辅助装置,其包括:用于降低人体血液温度的降温系统、用于降低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的稀释系统、用于监测控制所述降温系统和稀释系统运行的控制系统。该红外线内窥镜辅助装置通过降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浓度及降低手术部位血液温度来提高红外线内窥镜的成像质量,减少对患者的身体伤害,从而提高手术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提高红外线内窥镜成像质量的红外线内窥镜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在心脏外科手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基于普通X线光源术中透视成像系统已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使得新型红外线光源内窥镜检测技术逐渐发展起来,红外线内窥镜主要由红外线相机、激光器、内窥镜导管、成像光纤、内窥镜探头组成,红外线相机与内窥镜探头通过成像光纤连接,同时激光器也通过光纤与内窥镜探头连接,成像光纤和激光光纤都在导管内,该产品主要问题是红外线在人体血液中的有效传播距离较短,导致依赖于红外线的内窥镜在远距离观察中成像质量低下。众所周知,当血红蛋白浓度稀释一倍可以增加三倍红外线内窥镜在血液中的有效传播距离;同时,增加红外线的功率也可以增加有效传播距离。但单纯增高红外线功率会对周围组织造成热损伤,引起患者不适。因此为了减少高功率红外线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术中需要对流经术野的血液进行降温。然而,目前市场上还没有相应的装置来帮助红外线内窥镜降低视野内血液的血红蛋白浓度和温度。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的红外线内窥镜成像技术的上述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红外线内窥镜辅助装置,将人体降温方式、血液采集和血红蛋白稀释方式、生理指标(包括心电、体温和血氧饱和度等)监测方式、手术安全保障方式有机地集成起来,帮助红外线内窥镜实现高质量成像。具体而言,本发明包含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红外线内窥镜辅助装置,其包括:用于降低人体血液温度的降温系统、用于降低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的稀释系统、用于监测控制所述降温系统和稀释系统运行的控制系统。其中,所述降温系统包括供人体穿戴的包裹式降温服、用于向降温服传输冷气的输气管、和与输气管相连通并用于提供冷气的制冷装置(比如半导体制冷器、空调器、冷风机),其中降温服包括外层和内层,外层和内层之间形成供气体流动的冷却腔,降温服上设置有排气口和用于与输气管相连接的进气口;在降温服头套部和胸部内层表面还安装有温度探头,用于将体温信息实时传送给控制器;降温服的表面预留有手术操作口。所述稀释系统包括:抗凝血药袋,与抗凝血药袋相连接和血液过滤器相连接的股动脉导管,与血液过滤器相连接的储血器,与储血器相连接的血液单采机,分别与血液单采机相连接的浓缩红细胞储存器和稀释溶液储存器,一端与血液单采机相连接的股静脉导管,设在股静脉导管和红外线内窥镜远端导管连接处的三向阀门。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与控制器相连接的温度探头、血气探头、显示器、报警器、蜂鸣器等。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降温服的外层的材料为隔热材料,内层的材料为良导热材料。
上述降温服表面预留的手术操作口依据不同手术切口进行定制。
优选上述降温服的上衣为开襟式。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血液单采机上设置有液位测量器,所述浓缩红细胞储存器上设置有液位测量器,所述稀释溶液储存器上设置有液位测量器,分别与控制系统相连接。
血液过滤器可以是常用的商品血液过滤器,包括多层滤网。
血液单采机可以是常用的商品血液单采机,其内设置有高速离心机内,通过利用高速离心机产生的不同离心力将血液中的红细胞单独采集出来。
优选地,上述血液单采机内设置有温度检测器和血气检测器,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接。
优选上述储血器内积液腔底面上设置有测重仪,与控制器相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控制器为单片机或PLC,优选还与心电监护仪等检测/监测部件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14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