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淫羊藿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69429.X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6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涂传早;王惠生;臧又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江市北方道地中药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46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淫羊藿 淫羊藿苷 种植 规范化种植 市场竞争力 原材料成本 中药材种植 病虫防治 采收管理 基地环境 市场需求 田间管理 种子繁殖 移栽 中药材 播种 育苗 药材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淫羊藿的种植方法,属于中药材种植领域。该方法包括种子繁殖、选地做床、播种、育苗和移栽、田间管理、病虫防治和采收管理的步骤。本发明提供的淫羊藿的种植方法,可以改善生产基地环境,提高药材的种植水平,符合中药材GAP规范化种植,年产淫羊藿苷2000吨/年,淫羊藿苷(C33H40O15)含量大于0.8%,不仅可以满足市场需求,而且大幅降低了原材料成本,提高淫羊藿产品质量,增加了市场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种植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淫羊藿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淫羊藿为小檗科淫羊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仙灵脾、三枝九叶草、羊藿叶等,分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箭叶淫羊藿、柔毛淫羊藿或朝鲜淫羊藿的干燥叶。淫羊藿属植物全世界约有5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中东和欧洲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淫羊藿适宜生于林下、沟边灌丛中或山坡阴湿处,海拔450~1200米。我国吉林、陕西、甘肃、山西、河南、青海、湖北、四川等地区均有栽培,全草供药用,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栽培价值。淫羊藿植株高20~60厘米,根状茎粗短,暗棕褐色,二回三出复叶基生和茎生,具长柄,小叶纸质或厚纸质,叶缘具刺齿,花白色或淡黄色,花期5~6月,果期6~8月。
淫羊藿是使用最为悠久的中药之一,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中药之一,主治功能: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表明,淫羊藿能增加心脑血管血流量,促进造血功能、免疫功能及骨代谢,具有抗衰老、抗肿瘤等功效,发挥功效的主要成分是淫羊藿苷(C33H40O15)。这种中草药因能壮阳备受药商青睐,也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除其传统用法补肾壮阳祛风湿之外,临床上,淫羊藿还常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更年期综合症、乳房肿块、高血压、冠心病、增强免疫、抗衰老、抗肿瘤、抗艾滋病等作用,有着巨大的研究和开发潜力。
近十多年来淫羊藿市场一直畅销不衰,价格攀升,使野生品种资源连年过度采挖,严重遭到破坏,现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淫羊藿质量有大不如前,所含有的淫羊藿苷(C33H40O15)日益降低,因此,人工栽培生产高质量的淫羊藿前景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淫羊藿的种植方法,符合国家GAP规范化种植要求,提高了淫羊藿中淫羊藿苷的含量,保证其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淫羊藿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繁殖,在5月末到6月上旬,待果皮欲开口、种子外露呈褐色时,及时将果实摘下,做到随熟随采,运回后脱粒,簸出杂质,及时保鲜贮藏;所选种子要求充分成熟,外形饱满完整,不携带病原杂菌,种子纯净度达80%,千粒重4.5~4.7克,无霉变,发芽率达到90%以上;
在种子选好后,用紫外光照射20~30分钟,采用细河沙、或细河沙掺腐殖土、或腐殖土作为基质与种子混合贮藏,贮藏条件为:先用基质重量1%的多菌灵进行基质消毒,然后将基质与种子以3:1的比例进行充分混合,装入木箱中,置于阴凉干燥处贮藏,要有遮雨棚,其间要经常检查,防止发热、水分不足、霉变等,贮藏期为2~3个月;
(2)选地坐床,选择阴坡或半阴半阳坡的自然条件,坡度35℃以下,土壤为微酸性的树叶腐殖土、黑壤土或黑沙壤土,将林下地面草皮起走,顺坡打成宽120~140厘米、高12~15厘米的条床,横条沟栽苗,开沟深度6~10厘米;
(3)播种,播种时间为6月中旬采种后,播种方法为撒播、条播或林下播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江市北方道地中药材有限公司,未经临江市北方道地中药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94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锁阳高产优产栽培方法
- 下一篇:运用C4植物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