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水防潮式压力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68930.4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1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凯兴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9/14 | 分类号: | G01L19/14;G01L19/1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胡定华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表 底板 防水防潮 固定设置 前壳体 弹簧 上端位置 自发光 密封圈 底板上表面 潮湿气体 底端位置 环保节能 缓冲减震 刻度底盘 密封性能 内部构件 外壁位置 延长寿命 自行发光 除湿层 后侧面 后壳体 位置处 采光 分度 内壁 指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水防潮式压力表,包括前壳体,所述前壳体后侧面外壁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后壳体,所述前壳体的内壁底端位置处固定设置有不少于五个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上表面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位置处固定设置有第一底板,弹簧的上端位置处通过第一底板固定连接有刻度底盘,起到缓冲减震保护内部构件延长寿命的效果,本发明设置了自发光分度指标和自发光指针,在光线暗淡的情况下,无需照明读表,不用采光也不用电,可自行发光,使用方便且环保节能,本发明设置了干燥除湿层,干燥内部可能产生的潮湿气体,本发明设置了密封圈,全面增强了防水防潮式压力表的密封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仪器仪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水防潮式压力表。
背景技术
目前,压力表的使用随处可见,大多为直接安装在设备上,这些设备多为普遍无防震机构措施强烈震动的机械。这样的环境直接影响着压力表的正常工作及使用寿命,增加了维修系数。减震装置是根据脉冲指数随路程与同流面积的比值衰减原理设计的可调螺旋式抗脉冲减震器,长期以来,由于强烈的脉冲作用,使压力表极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甚低,造成极大的浪费,急需一种能适应在强烈震动的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的具有防震减震性能的压力表。
传统的压力表大都采用铝合金接头或不锈钢接头,耗费较多的金属材质,成本较高;同时传统的压力表其气密性能不佳,容易产生漏气,导致压力表测量结果不准确,影响操作人员对被测对象压力的误判,在光线暗淡或者没有照明条件的情况下,无法读取正确的数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防潮式压力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水防潮式压力表,包括前壳体,所述前壳体后侧面外壁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后壳体,所述前壳体的内壁底端位置处固定设置有不少于五个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上表面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位置处固定设置有第一底板,且弹簧的上端位置处通过第一底板固定连接有刻度底盘,所述刻度底盘的前侧外表面位置处固定设置有不少于五个自发光分度指标,且刻度底盘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设置有旋转轴,所述刻度底盘的前侧上表面位置处通过旋转轴活动连接自发光指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前侧内壁固定设置有第二密封圈,且壳体(1)通过第二密封圈固定连接有透明玻璃。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后壳体前侧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干燥除湿层。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后壳体的底部开设有螺纹孔,且后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后壳体底部通过螺纹孔固定连接有转接头。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孔、第一密封圈和转接头的尺寸相适配。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自发光分度指标和自发光指针是一种嵌入氚气灯管的构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干燥除湿层是一种填充干燥剂的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设置了弹簧,可以起到缓冲减震保护内部构件延长寿命的效果。
2、本发明设置了自发光分度指标和自发光指针,在光线暗淡的情况下,无需照明读表,不用采光也不用电,可自行发光,使用方便且环保节能。
3、本发明设置了干燥除湿层,干燥内部可能产生的潮湿气体,增强防潮性能。
4、本发明设置了密封圈,全面增强了防水防潮式压力表的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防水防潮式压力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防水防潮式压力表中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凯兴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凯兴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89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