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篱网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62703.0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7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杜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志辉 |
主分类号: | A41G1/00 | 分类号: | A41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武媛;吕学文 |
地址: | 053600 河北省衡***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真草 波状 绿篱 编织 仿真草叶 金属丝 一体成型的 呈螺旋状 对称设置 防护隔离 交叉编织 金属丝网 绿色植物 螺旋式 美观性 耐用性 多片 降噪 网格 吸尘 缠绕 美观 保留 绿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篱网及其使用方法,绿篱网是由多根波状编织单体相互交叉编织而成;波状编织单体是由仿真草单体沿着长度方向呈螺旋式弯曲形成,多根波状编织单体在波状编织单体的弯曲部分处相互连接在一起,各对波状编织单体之间形成了一排相邻的网格;仿真草单体包括金属丝、仿真草叶和仿真草杆,所述仿真草杆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多片与仿真草杆一体成型的仿真草叶,仿真草叶沿仿真草杆长度方向均匀分布,金属丝沿着仿真草杆长度方向呈螺旋状缠绕在仿真草杆上。该绿篱网既保留了金属丝网的牢固耐用性又具备仿绿色植物的美观性,同时具备了防护隔离和绿化美观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还具备吸尘降噪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篱网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绿篱因其隔离作用和装饰美化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公共绿地和庭院绿化中。目前常见的绿篱主要表现为种植各种绿化植物,其中以灌木或小乔木以近距离的株行距密植,栽成单行或双行,紧密结合规则种植(俗称绿篱、植篱或生篱)的形式最为常见。绿篱可修剪成各种造型并能相互组合,从而提高了其观赏效果;同时绿篱还能起到遮盖不良视点、隔离防护、防尘防噪等作用。但目前以直接种植形成的绿篱一旦种植之后,就不能轻易移动。而针对某些特定项目设置的绿篱,由于其时间特殊性,仅需短期形成绿篱效果即可,无需长期保持,因此种植固定的绿篱会使成本增加,而且绿篱成型周期也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篱网及其使用方法,用以解决种植的绿篱不能轻易移动、成型周期长、种植成本高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绿篱网,所述绿篱网是由多根波状编织单体相互交叉编织而成;所述波状编织单体是由仿真草单体沿着长度方向呈螺旋式弯曲形成,多根波状编织单体在波状编织单体的弯曲部分处相互连接在一起,各对波状编织单体之间形成了一排具有四条边的相邻的网格;所述仿真草单体包括金属丝、仿真草叶和仿真草杆,所述仿真草杆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多片与仿真草杆一体成型的仿真草叶,仿真草叶沿仿真草杆长度方向均匀分布,金属丝沿着仿真草杆长度方向呈螺旋状缠绕在仿真草杆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丝的数量为两根,两根金属丝沿着仿真草杆长度方向交叉缠绕在仿真草杆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仿真草叶和仿真草杆均由耐候抗紫外线PVC塑料制备而成。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丝为镀锌铁丝。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丝为不锈钢丝。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丝为铝合金丝。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网格的形状为方形或者菱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邻所述仿真草叶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金属丝依次穿过两侧的间隙呈螺旋状缠绕在所述仿真草杆上。
一种上述绿篱网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金属丝沿着仿真草杆长度方向呈螺旋状缠绕在仿真草杆上形成仿真草单体,将仿真草单体沿着长度方向呈螺旋式弯曲形成波状编织单体,多根波状编织单体在波状编织单体的弯曲部分处相互交叉编织成呈立体状的绿篱网;将绿篱网固定或者铺设在所需要施工的地方。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一种绿篱网既保留了金属丝网的牢固耐用性又具备仿绿色植物的美观性,同时具备了防护隔离和绿化美观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还具备吸尘降噪的作用。该绿篱网可以广泛应用到体育场围栏、市政工程、公园游乐园景区、工地围挡、室内外装饰等,施工方便成本低廉耐用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绿篱网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仿真草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志辉,未经杜志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27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缩水面料
- 下一篇:一种新型接发片结构及其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