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右旋奥拉西坦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62653.6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3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叶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润泽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20 | 分类号: | A61K9/20;A61K31/4015;A61P25/08;A61P25/28;A61P9/10;A61P25/00;A61P31/00;C07D207/273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韩绍兴 |
地址: | 400042***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散片 奥拉西坦 右旋 粉末直接压片 磷酸盐缓冲液 混合物料 结晶形式 制备工艺 可压性 溶出度 润滑性 崩解 溶出 制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右旋奥拉西坦分散片,以特定结晶形式右旋奥拉西坦为活性成分经粉末直接压片制得的右旋奥拉西坦分散片,混合物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压性和润滑性,分散片硬度为5‑9kgf,崩解时间小于1min;在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十分钟内溶出80%以上,20min溶出度95%以上。本发明分散片制备工艺简单,工艺易于控制,操作方便,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右旋奥拉西坦制剂,具体涉及一种右旋奥拉西坦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奥拉西坦(Oxiracetam),化学名称为4-羟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酰胺,是由意大利ISF S.P.A公司首先研发合成,临床上广泛用于轻中度血管性痴呆、老年性痴呆以及各种脑血管病、脑损伤、颅内感染等症,疗效确切,安全性好。研究表明,奥拉西坦的手性异构体右旋奥拉西坦在抗癫痫方面具有较好的活性,尤其是作为治疗癫痫全身性发作、癫痫部分性发作和癫痫持续状态药物的作用明显,有望开发成新型低毒抗癫痫药物。中国专利CN101766596A公开了一种以右旋奥拉西坦为活性成分的固体制剂,其包含右旋奥拉西坦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该方法有效降低了奥拉西坦的毒副作用。右旋奥拉西坦吸湿性强,传统的湿法制粒工艺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含量下降明显,有关物质含量显著增加,产品稳定性差,同时容易存在晶型转变。粉末直接压片法是指不经过制粒过程直接把药物和辅料的混合物进行压片的方法。粉末直接压片法避开了制粒过程,因而能省时节能、工艺简便、工序少等突出优点,但也存在粉末流动性差、片重差异大、粉末压片容易造成裂片等弱点,故对活性成分、辅料的种类与用量均十分挑剔。
发明内容
除非另有指出,本发明所述的“粉末直接压片法”,是指不经过制粒过程直接把药物和辅料的混合物进行压片的方法,其工艺流程如下:
药物+辅料——粉碎——过筛——混合——加润滑剂混合——压片。
针对右旋奥拉西坦吸湿性强、流动性差、片重差异大、易分解产生杂质的问题,粉末直接压片法又存在粉末流动性差、片重差异大、粉末压片容易造成裂片等缺点,本发明人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对活性成分、辅料的种类和用量进行了筛选,使制得的混合物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压性和润滑性,能满足直接压片的要求,同时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工业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药物加工过程中质量不稳定的因素,保证产品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质量稳定的右旋奥拉西坦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右旋奥拉西坦分散片中包含40~78%的结晶形式右旋奥拉西坦、7~35%填充剂、3~15%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5~10%海藻酸钠、1-5%润滑剂、1-2%矫味剂,以质量百分比计。
本发明所述的结晶形式的右旋奥拉西坦使用Cu-Kα辐射,得到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在反射角2θ为12.6±0.2°、16.66±0.2°、17.54±0.2°、19.42±0.2°、20.68±0.2°、21±0.2°、22.16±0.2°、23.46±0.2°、25.36±0.2°、26.08±0.2°、26.5±0.2°、30.26±0.2°、30.96±0.2°处有衍射峰。
本发明所述的右旋奥拉西坦片剂中所述填充剂选自乳糖、甘露醇、微晶纤维素、可压性淀粉、山梨醇、药用碳酸钙及其组合;优选乳糖、微晶纤维素、可压性淀粉、药用碳酸钙及其组合。所述润滑剂选自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氢化植物油或其组合;所述矫味剂选自阿司帕坦、木糖醇、甘草酸单胺S或其组合。
本发明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与海藻酸钠的质量比为1~3:1。进一步,本发明填充剂为可压性淀粉和甘露醇的组合物,且可压性淀粉和甘露醇的质量比为1: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润泽医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润泽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26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