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坑挡土板支护、止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59216.9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79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桂军;陈健;尹传斌;徐秋明;刘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许莲英 |
地址: | 43008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挡土板 支护 止水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挡土板支护、止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钻孔灌注桩、挡土板锚固及定位装置和挡土板,挡土板锚固及定位装置竖向间隔固定在钢筋笼体上;所述挡土板锚固及定位装置包括支架撑杆、大弧形撑杆和小弧形撑杆,U形槽固定在支架撑杆的两侧,所述U形槽内设有钢板止水带;所述挡土板具有一本体,该本体的两端均向上折弯并形成折弯边,所述挡土板的折弯边分别与两侧灌注桩上U形槽内的钢板止水带固定连接并与两侧灌注桩共同组成挡土止水边。本发明桩间土挡土板安拆方便,刚度大,操作简单,既可挡土又挡水防渗,可缩短基坑支护时间,加快现场施工进度,且工具式挡土板可重复使用,节省费用,降低工程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坑挡土板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坑挡土板支护、止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综合管廊、地下空间、高层建筑深基础或地下室施工时,由于城市用地较紧,场地狭窄,周围建筑物、道路密集,地下管网较多,为防止邻近建筑物出现裂缝、倾斜(或将交通和管线切断),深基坑采用不放坡垂直开挖,当土质较差,地下水位较高时,挡土支护结构常要求不仅能挡土,而且还能抗渗透,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灌注桩排桩、钻孔灌注桩+高压旋喷桩组合式挡土桩和钢板桩支护,虽可解决抗渗挡土问题,但这些支护形式施工技术要求高、接缝复杂,工期长,费用高,施工条件复杂、对环境污染破坏大等问题。需要我们在传统的施工方法上,融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优化施工环境,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一种新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既能保证挡土钻孔灌注桩挡土支护,减少桩间土挂网喷护或在桩间设置高压旋喷桩等施工时间长、工序复杂、环境污染大的工序,又能挡水防渗,施工快速,降低造价,保护环境的基坑挡土板支护、止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坑挡土板支护、止水结构,包括钻孔灌注桩、挡土板锚固及定位装置和挡土板,所述钻孔灌注桩包括桩孔和钢筋笼体,挡土板锚固及定位装置竖向间隔固定在钢筋笼体上;
所述挡土板锚固及定位装置包括扇形支架和U形槽,所述扇形支架包括支架撑杆和大弧形撑杆,所述支架撑杆固定连接的一侧设有小弧形撑杆,小弧形撑杆与大弧形撑杆相对设置,U形槽固定在支架撑杆与大弧形撑杆连接端部的两侧,所述U形槽内设有钢板止水带;
所述挡土板具有一本体,该本体的两端均向上折弯并形成折弯边,所述挡土板的折弯边分别与两侧灌注桩上U形槽内的钢板止水带固定连接并与两侧灌注桩共同组成挡土止水边。
优选的,所述钢板止水带设置在U形槽中间,两侧分别连接弹簧定位插销,所述U形槽的两侧壁靠近槽口处分别设有内插孔,侧壁上设有可供弹簧定位插销滑动的滑槽,所述挡土板的折弯边与钢板止水带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连接时挡土板的折弯边与钢板止水带之间设有橡胶止水垫。
优选的,所述挡土板本体的背面设有弧形滤网,所述挡土板本体与弧形滤网形成的空间内填充滤料填充物。
优选的,所述挡土板本体上设有泄水孔,所述泄水孔上设有截止阀,所述截止阀安装在挡土板基坑内侧。
优选的,所述支架撑杆为弹性杆件。
优选的,所述挡土板的本体与折弯边之间的内角夹角小于90度。
优选的,所述U形槽的背面固定连接T形螺栓。
一种基坑挡土板支护止水结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钻孔灌注桩成孔和安装挡土板锚固及定位装置,在待开挖的基坑周围钻孔,形成灌注桩的桩孔;将挡土板锚固及定位装置固定在钢筋笼上;
S2.钢筋混凝土支护桩放线、钻孔,桩成孔验收合格后放置钢筋笼,使挡土板锚固及定位装置与桩孔壁紧密靠在一起,确保挡土板锚固装置位置正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92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