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冲砂式出砂检测系统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57313.4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7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常友;陈伟;梅明霞;吴建平;刘玉国;陈刚;魏庆彩;赵益忠;王冰;梁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董庆田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冲砂 式出砂 检测 系统 方法 | ||
1.连续冲砂式出砂检测系统,包括井下循环冲砂子系统、井口连续循环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井口出砂检测子系统;通过井下循环冲砂系统实现破损筛管外部的砂粒冲进油管内部;通过井口连续循环系统实现长井段井的不停泵连续冲砂,确保对出砂点的测试准确;通过井口出砂检测系统实现对砂粒撞击测试弯管信号的检测、转换与显示,三个系统有机结合,实现对长井段井的筛管破损点或破损段的实时、准确检测,便于后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实现生产井的长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冲砂式出砂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口出砂检测子系统包括测试弯管、声波检测仪、信号转换器、信号显示器,所述测试弯管连接在井口连续循环子系统的排液接头上,所述声波检测仪安装在测试弯管上,所述信号转换器一端电连接检测仪,另一端电连接信号显示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冲砂式出砂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口连续循环子系统包括油管、连续冲砂循环阀、自封封井器、油管四通、排液接头、工艺套管、生产套管,所述油管穿过自封封井器、油管四通、生产套管,所述油管上还安装有连续冲砂循环阀,所述油管四通连接在生产套管上端口,所述自封封井器连接在油管四通上端口,所述油管四通开设侧翼阀门,所述自封封井器开设排液口,排液口安装排液接头,所述生产套管内部设置工艺套管,工艺套管上端外壁与油管四通内壁密封式连接,其中侧翼阀门连通油套环空,其中排液接头连通油管内腔,当连续冲砂循环阀随着油管下行穿在工艺套管内时,连续冲砂循环阀下端外壁与工艺套管的内壁为实时密封状态,而且此时排液接头、自封封井器、工艺套管内的连续冲砂循环阀、油管为连通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冲砂式出砂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下循环冲砂子系统包括皮碗封隔器、打孔筛管、检测筛管、阻流封隔器,所述打孔筛管连接在油管下端,所述打孔筛管上端连接阻流封隔器,下端连接皮碗封隔器,所述打孔筛管下端外壁通过皮碗封隔器封隔在检测筛管内壁,所述打孔筛管上端外壁通过阻流封隔器封隔在检测筛管内壁,检测筛管上端连接生产套管。
5.连续冲砂式出砂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先下入工艺套管30m,悬挂在油管四通上;将自封封井器用螺栓固定在油管四通上,然后下入油管,每下入3根油管,接一个连续冲砂循环阀;将连续冲砂管柱下放的过程中,连续冲砂循环阀进入生产套管,反循环液体从侧翼阀门进入油套环空,当油套环空中的反循环液到达阻流封隔器上部,循环液从检测筛管内部流到检测筛管外部,再从检测筛管外部进入皮碗封隔器与阻流封隔器之间的环空,通过打孔筛管进入油管内部;当皮碗封隔器与阻流封隔器之间有破损筛管时,检测筛管外部的地层砂会经由打孔筛管进入油管内部;反循环液体沿着油管上行,反循环液体到达工艺套管内的连续冲砂循环阀时,循环液体通过连续冲砂循环阀流到自封封井器,再流到测试弯管,实现转换功能;
当连续冲砂循环阀不在工艺套管时,连续冲砂循环阀为内外关闭状态,实现流体只在油管内连续流动;将声波检测仪安装在油气管弯道即测试弯管上,冲砂液撞击测试弯管,通过声波检测仪的检测传感器将出砂信号和噪声信号输出,信号经电荷放大和滤波后,信号转换器将出砂信号和噪声信号进行同步采集,并将两者进行比较,消除噪声,获取出砂信号,得到单位时间的出砂率和出砂量;通过显示信号可以判断出砂信号,从而推断出筛管的破损位置,实现筛管的出砂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731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