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不黏煤煤泥浮选的捕收剂和浮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56204.0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44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廖寅飞;王永田;刘炯天;苗真勇;安茂燕;王磊;李国胜;边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D1/008 | 分类号: | B03D1/008;B03D1/02;B03D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胡时冶;王一 |
地址: | 2211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不黏煤煤泥 浮选 捕收剂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不黏煤煤泥浮选的促进剂、捕收剂和浮选方法,属于煤泥浮选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黏煤煤泥表面疏水性差的技术问题。捕收剂包括C10~C22烃类油和促进剂;所述C10~C22烃类油和促进剂的质量百分比为C10~C22烃类油60‑85%,促进剂15‑40%。本发明的促进剂能够有效地改善不黏煤煤泥表面疏水性,使得非极性烃类油捕收剂可以高效地在不黏煤煤泥表面进行铺展,从而提高浮选效率,降低药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泥浮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不黏煤煤泥浮选的促进剂、捕收剂和浮选方法。
背景技术
低阶煤主要包括褐煤、长焰煤、不黏煤、弱黏煤等。不黏煤是一种在成煤初期已经受到相当氧化作用的低变质程度到中等变质程度的烟煤,主要作气化和发电用煤,也可作动力及民用燃料等。浮选作为分选细粒矿物的最广泛的方法,可有效实现细粒煤泥(-0.5mm)的降灰提质,提高其利用价值。常规捕收剂(如柴油、煤油等)用于不黏煤煤泥浮选存在药耗高、浮选成本高等问题。
不黏煤煤泥表面含氧量相对较高,其表面存在大量含氧官能团(如C-O、C=O和COO-等),但主要存在形式为C-O结构。这些含氧官能团易在不黏煤煤泥表面形成水化膜,阻碍了常规烃油类捕收剂在其表面的疏水改性。为提高其表面疏水性,浮选中需要加入较大剂量的烃油类捕收剂。昂贵的药剂成本和较差的浮选效果严重制约着不黏煤煤泥的经济、高效分选。
申请号为20171006707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低阶煤煤泥浮选捕收剂及其应用,通过在非极性烃类油(如C10~C16烃类油60-75%)中添加部分极性有机物(如C6~C8酸8-15%,C10~C18酯4-8%,C5~C7酮6-12%和C5~C9醛7-13%)得到的复配捕收剂,对低阶煤煤泥表面的-COOH、-CHO、R-OH、R-O-R和R-CO-R等含氧官能团进行有效覆盖,以改善低阶煤煤泥表面的疏水性。但是该捕收剂并没有就不黏煤所特有的结构特点和表面性质有针对性地开展药剂配方研发,因而不黏煤煤泥表面疏水性相对较差,因此不黏煤煤泥浮选综合效果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提供一种用于不黏煤煤泥浮选的促进剂,以解决现有不黏煤煤泥的表面疏水性相对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提供一种用于不黏煤煤泥浮选的捕收剂,以解决现有捕收剂在不黏煤煤泥表面的铺展性低导致浮选效率低和药耗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提供一种不黏煤煤泥浮选方法,该方法浮选效率高,药剂耗量小,浮选成本低。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不黏煤煤泥浮选的促进剂,所述促进剂包括油酸、四氢呋喃和C5~C10醚;所述油酸、四氢呋喃和C5~C10醚的质量百分比为5-15%、2-8%、7-20%。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采用油酸、四氢呋喃和醚类有机物作促进剂,通过四氢呋喃C-O-C(强极性O原子)和C5~C10醚C-O-C(弱极性O原子)与不黏煤煤粒表面的主要含氧官能团(C-O)作用,油酸中的不饱和基团对不黏煤煤粒表面其他含氧官能团(如C=O和COO-等)作用,有效降低不黏煤煤粒表面的亲水基团数量,实现了不黏煤煤粒表面主要的含氧官能团的表面改性,极大地改善了不黏煤煤粒的疏水性。在该促进剂的作用下,常规烃类油捕收剂可以高效地在不黏煤煤泥表面进行铺展,从而显著提高浮选效率,降低药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62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铅矿的选择性抑制剂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浮选的季铵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