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物绝缘电缆耐电压检测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955637.4 | 申请日: | 2018-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9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章书周;卢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侃电气(合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娄岳 |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芯线 耐压测试仪 实验数据 检测 矿物绝缘电缆 电缆护套 正极连接 耐电压 记录 正极 耐电压测试 耐压检测仪 电缆芯线 负极连接 耐压测试 耐压检测 负极 线缆 串联 测试 节约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物绝缘电缆耐电压检测的方法,所述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剥开电缆芯线;使用耐压测试仪正极连接任意一根芯线,负极分别连接剩余芯线和电缆护套,通过耐压测试仪记录实验数据;将耐压测试仪的正极换至另一根芯线,负极连接剩余的芯线和电缆护套,通过耐压测试仪记录实验数据;直至所有芯线均与耐电压测试仪的正极连接,并通过耐压测试仪记录实验数据,测试结束。本发明通过对线缆之间的芯线进行串联,使用耐压检测仪对各个芯线进行逐次检测,可以在保证达到检测效果的前提下减少耐压检测的次数,从而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矿物绝缘电缆耐电压检测的方法。
背景技术
矿物绝缘电缆主要分为防火电缆、加热电缆以及测温电缆等,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矿物绝缘由于其耐高温、无毒无害等众多优点,使用越来越广泛。矿物绝缘电缆由导体、绝缘材料和护套材料三部分组成,其中绝缘材料绝大部分为氧化镁。导体与导体,以及导体与金属护套之间填充了绝缘材料。为了保证之间绝缘的完好性以及能够满足使用的需要,需要进行耐电压检测。耐电压检测是一项检测绝缘耐受工作电压或过电压的能力实验。需要在导体与护套之间以及导体与导体之间进行耐电压检测。
耐电压检测是矿物绝缘电缆检测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测,传统的检测方式是将每根电缆都进行检测,即100%检测。矿物绝缘电缆根据客户需求可以有一个或多个芯线。按照规范的耐电压检测方法,单芯的电缆需要测试1次,双芯电缆需要测试2+1次,三芯电缆需要测试3+2+1次,四芯电缆需要检测4+3+2+1次,n芯电缆需要检测n+(n-1)+…+1次。常规耐电压检测的次数多,尤其是多芯电缆的耐电压检测,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常规耐电压检测的次数多,尤其是多芯电缆的耐电压检测,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物绝缘电缆耐电压检测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物绝缘电缆耐电压检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剥开电缆芯线;
步骤二,使用耐压测试仪正极连接任意一根芯线,负极分别连接剩余芯线和电缆护套,通过耐压测试仪记录实验数据;
步骤三,将耐压测试仪的正极换至另一根芯线,负极连接剩余的芯线和电缆护套,通过耐压测试仪记录实验数据;
步骤四,重复步骤三,直至所有芯线均与耐电压测试仪的正极连接过,并通过耐压测试仪记录实验数据,测试结束。
一种矿物绝缘电缆耐电压检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至少两根电缆叠放,剥开电缆芯线,并使电缆护套相互接触;
步骤二,对每根电缆内的芯线逐个编号,并使任意一根电缆内的芯线与其余电缆内的芯线编号一一对应;
步骤三,使用导线将各个电缆间编号一致的芯线串联为一路;
步骤四,将耐压测试仪的正极连接其中一路芯线,负极连接剩余芯线和电缆护套,通过耐压测试仪记录实验数据;
步骤五:重复步骤四,直至不同编号的芯线均与耐压测试仪的正极连接过,并通过耐压测试仪记录实验数据,测试结束。
所述电缆护套均为金属材质。
所述耐压测试仪的电压为电缆额定工作电压的两倍再加1000V,电压检测时间不小于1min。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对线缆之间的芯线进行串联,使用耐压检测仪对各个芯线进行逐次检测,可以在保证达到检测效果的前提下减少耐压检测的次数,从而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侃电气(合肥)有限公司,未经博侃电气(合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56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