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虾共育的养殖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955233.5 申请日: 2018-08-21
公开(公告)号: CN109089799A 公开(公告)日: 2018-12-28
发明(设计)人: 钟启国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省鲜可达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22/22 分类号: A01G22/22;A01K61/59;A23K50/80;A23K10/30;A23K10/22;A23K10/37;A23K10/26;A23K10/12
代理公司: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代理人: 裴金华
地址: 242000 安***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小龙虾 虾苗 亲虾 种稻 养殖 大规格虾 水生生物 系列管理 野杂草 整齐度 交配 幼虫 除草 除害 喂食 成活率 蚊子 危害性 繁殖 孵化 增产 生长 培育 管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稻虾共育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培育池塘早期培育:8月份中下旬,选择体格健壮、硬壳艳红、体重30-60g、腹尾部肌肉饱满、性腺发育好的虾作为亲体投放至培育池塘,每亩投放60-100Kg,雌雄个数比为3-4:1;

步骤2,温室大棚强化培育与繁殖:10月份开始,气温逐渐下降,从培育池塘中选择体质健壮、无伤无病的亲体放入透光保温大棚中进行强化培育,每池投放40-60Kg,雌雄个数比2:1;投喂70%的植物性饲料和30%的动物性饲料,逐步诱导亲虾在温室大棚中交配、繁殖;

步骤3,虾苗培育:亲体交配后,发现大量虾苗时,应及时捕捞亲体,直至全部亲体被捕捞,保留虾苗在温室大棚中继续培育,虾苗放养量为每平方米180-220尾,放养后第一周,投喂豆浆,每天投喂3-4次,每次投喂量为每万尾虾苗0.2 Kg;第二周开始投喂80%的动物性饲料和20%的植物性饲料,早晚各投喂1次,晚上投喂量为一天投喂量的70%,日投喂量为每万尾虾苗0.4 Kg;以后按池内虾体重的15%投喂进行培育;

步骤4,稻田移苗:选用两季稻或者三季稻种植区域进行虾稻共育,移苗前先根据稻田水温对温室大棚养殖水温进行调节,通过5-7天将温室大棚内水温梯度调节至稻田水温,水温调节一致后,在该水温下养殖3-5天;再将幼苗转移,虾苗转移规格为50~150尾/kg,虾苗放养密度为3000~5000尾/ 亩,每天喂食有机饲料两次,分别在上午7:00-8:00和17:00-18:00,每次投放量为虾苗总重量的4%-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虾共育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培育池塘四周设有环形沟槽,中间设有浅滩,所述培育池塘面积8-12亩,长宽比为2:1为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稻虾共育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浅滩上栽培有水草,所述水草的栽培的覆盖面积大于或者等于整个浅滩面积的65%;所述水草包括伊乐藻和叶黑藻,所述伊乐藻与叶黑藻的植株数量比为2: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虾共育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培育池塘在亲体投放前1个月,彻底清除池内、塘埂杂草及瓦砾,池塘加水淹没中央围滩20cm,使用块状生石灰化浆趁热全池均匀泼洒,每亩使用生石灰150 Kg。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虾共育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性饲料按质量份包括以下组份:黄豆15-25份、玉米10-20份和小麦10-20份;动物性饲料按质量份包括以下组份:鱼肉50-70份和河蚌肉30-50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虾共育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有机饲料为黄豆15-25份、玉米10-20份、小麦10-20份、鱼肉50-70份、河蚌肉30-50份、秸秆20-30份、麸皮20-30份和有机肥15-25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稻虾共育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为鸡粪、鸭粪和牛粪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机肥通过加入乳酸菌1-3份和EM菌0.5-1.5份进行发酵处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虾共育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温室大棚培育池采用水泥池,水泥池尺寸为10×2×1.5米,池水深1米,并设有进排水系统,培育池上方建有透光保温大棚;亲虾放养前20天,用生石灰化水泼洒消毒;在池内放置竹筒和树枝,栽培水草,水草的覆盖面积大于或者等于总面积的75%。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虾共育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温室大棚培育时,每7-10天换水1次,每次换池水大于或者等于水池体积的1/3,保持池水溶氧量5mg/L以上。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稻虾共育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池设有溶氧量监控模块,所述监控模块包括多个设于所述水泥池底部的测氧仪,和用以将所述测氧仪的测试结果进行表达显示的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和测氧仪电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鲜可达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鲜可达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523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