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差分接触件外环压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54045.0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1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童培富;谭楠;张欢;陈祥楼;赖洪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全信传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48 | 分类号: | H01R43/048;H01R43/05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娇阳 |
地址: | 21003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差分接触件 衬套 环压 压模 形变 电缆屏蔽层 电缆外护套 内部衬套 接触件 剥除 放入 外翻 压接 拉扯 电缆 外部 覆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差分接触件外环压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差分接触件衬套套入电缆中;步骤2:对电缆外护套剥除相应长度,并将电缆屏蔽层外翻覆盖衬套;步骤3:将差分接触件外环与衬套进行对接;步骤4:将步骤对接后的差分接触件外环放入压模,衬套的头部位于压模内部,衬套的尾部位于压模外部。本发明通过调整差分接触件外环压接的位置,使内部衬套由原来全部形变改变成现有的部分形变,使得在导线外力拉扯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阻力,提高产品的压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环压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差分接触件外环压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内针对差分接触件的压接都是按照附图1的形式进行压接,导致在差分接触件压接过程中使得衬套整体都由原圆形截面形变成六边形截面,压接后的电缆屏蔽层能够承受的最大拉脱力即为外环、屏蔽层、衬套之间的摩擦力,且大多数存在衬套被拉出的情况。产品所承受的拉脱力未能达到理想的最大拉脱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电缆屏蔽层与差分接触件外环之间压接后的拉脱力的差分接触件外环压接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差分接触件外环压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差分接触件衬套套入电缆中;
步骤2:对电缆外护套剥除相应长度,并将电缆屏蔽层外翻覆盖衬套;
步骤3:将差分接触件外环与衬套进行对接;
步骤4:将步骤对接后的差分接触件外环放入压模,衬套的头部位于压模内部,衬套的尾部位于压模外部。
衬套的尾部与压模的尾部的距离为1-1.4毫米。
差分接触件外环上的位置参考标记与压模的尾部的距离为2-2.3毫米。
本发明通过调整差分接触件外环压接的位置,使内部衬套由原来全部形变改变成现有的部分形变,使得在导线外力拉扯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阻力,提高产品的压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原差分接触件外环压接示意图。
图2现差分接触件外环压接示意图。
其中,1为压模,2为电缆屏蔽层,3为衬套,4为4芯屏蔽电缆,5为差分接触件外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差分接触件外环压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差分接触件衬套3套入电缆4中;
步骤2:对电缆4外护套剥除相应长度,并将电缆屏蔽层2外翻覆盖衬套3;
步骤3:将差分接触件外环5与衬套3进行对接;
步骤4:将步骤3对接后的差分接触件外环5放入压模1,衬套3的头部3-1位于压模1内部,衬套3的尾部3-2位于压模1外部。
衬套3的尾部3-2与压模1的尾部1-1的距离为1-1.4毫米。
差分接触件外环5上的位置参考标记5-1与压模1的尾部1-1的距离为2-2.3毫米。
本发明提出的是对外环压接位置的规定、调整,使用调整后的参数,对差分接触件外环进行压接后,可使内部衬套后半部分由原来圆形截面形变为六边形截面,前半段还是保持圆形截面。在拉脱过程中,衬套圆柱状与外环六边形之间存在一定的阻力,致使电缆屏蔽层以及衬套不被拉出,直至屏蔽层拉断后电缆才能被拉出,有效地提高了压接部位的拉脱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全信传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全信传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40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USB分线器
- 下一篇:高压线路的嵌入耦合式接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