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据变换的全同态加密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52078.1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03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程浩;万群;张如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姚宇吉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变换 同态 加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变换的全同态加密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造规则函数,通过规则函数对明文数据x和y分别进行加密,获得加密之后的密文矩阵C1和C2,对密文矩阵C1和C2进行同态计算,获得计算后的密文矩阵;所述同态计算为同态加法计算、同态减法计算、同态乘法计算、同态除法计算或者对C1和C2中的任一个密文矩阵进行同态基本函数计算,并对所述计算后的密文矩阵进行解密,得到解密后的明文数据;所述方法解决了现有的全同态加密算法只能支持加法、减法以及乘法等简单计算的问题,实现了对密文数据进行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代数计算,以及基本函数计算,丰富了实际应用场景中同态加密数据的计算类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数据变换的全同态加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我们产生的数据量也变得越来越巨大,目前对于这些大数据,都是以委托计算服务模式存储在服务器中。用户存储在云端的数据可能包含一些敏感信息,所以将数据存储在云端之前,必须进行加密。若利用常见的加密方式对数据进行加密,那么明文数据结构就会发生变化,破坏了数据间的关系,不能对数据加密后的密文进行计算,这些数据无法在大数据场景下进行应用,比如进行机器学习计算等,失去了数据的使用价值。
而明文数据经过同态加密算法加密之后,数据结构并不会发生变化,产生的密文数据是可以进行计算的。在同态加密算法中,用户输入需要加密的明文,通过同态加密算法加密后得到密文,并将需要计算的函数和密文存储到云端,云端对密文进行函数计算后,返回计算结果,用户验证并解密得到最终结果,这样就在保护了数据隐私的前提下,还能够实现对密文数据进行计算。
同态加密算法存在计算效率低下和计算类型单一的问题,于是研究学者们对其进行改进,提出了全同态加密算法。但是目前的全同态加密算法仅支持对数据进行加法、减法或者乘法计算,不支持其他计算。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可以支持更多计算类型的全同态加密方法,使得加密之后的数据密文仍然保持着数据的高可用性,成为目前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数据变换的全同态加密方法及系统,解决现有的全同态加密算法只能支持加法、减法以及乘法等简单的代数计算,加密后的密文数据计算类型单一的问题,实现了支持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代数计算,以及基本函数计算的全同态加密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变换的全同态加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构造规则函数F(x),F(x)=x*H,其中H=Q*A*Q-1,Q为n阶的可逆方阵,Q-1为矩阵Q的逆矩阵,A为n阶的对角阵ri的值为0或1,并且至少存在一个i使得ri=0,i表示位于1和n之间的整数;n为正整数;
S2,通过规则函数对明文数据x和y分别进行加密,获得对应的密文矩阵C1和C2,其中,C1=x*H,C2=y*H;
S3,对密文矩阵C1和C2进行同态计算,获得计算后的密文矩阵;所述同态计算为同态加法计算、同态减法计算、同态乘法计算、同态除法计算或者对C1和C2中的任一个密文矩阵进行同态基本函数计算;
对密文矩阵C1和C2进行同态加法计算的公式为:
C+=C1+C2=F(x+y)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20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