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控制系统信息资产的安全防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47120.0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0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周晨;范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2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周世骏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控制系统 安全防护 漏洞检测 信息资产 控制器 工控系统 扫描 系统网络设备 拓扑图显示 工程师站 可扩展性 漏洞扫描 软件执行 应用场景 兼容性 离线 拓扑 匹配 部署 网络 防护 漏洞 挖掘 | ||
本发明涉及工业控制系统,旨在提供一种工业控制系统信息资产的安全防护方法。该种工业控制系统信息资产的安全防护方法,包括步骤:在工程师站的控制器中部署漏洞检测软件;将控制器接入工控系统网络;在控制器运行的过程中,漏洞检测软件执行拓扑扫描,获取工控系统网络中各种设备的信息;漏洞检测软件针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比较、匹配和判断,实现对工控系统网络设备的防护;扫描结束后,利用拓扑图显示所有扫描的设备,并显示所有设备的在线数、离线数和存在的漏洞个数。本发明具有应用场景广、兼容性高、可扩展性强、部署简单等特点,能够满足市场百分之八十的漏洞扫描挖掘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工业控制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业控制系统信息资产的安全防护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逐渐成熟及工业4.0的到来,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新的革命,工业安全网络防护的技术革命,传统的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简称工控安全)问题已成为企业及国家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及政府关注,尤其是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几次大的工业设备攻击事件。我国工业控制系统由于历史上的原因相对处于封闭落后的环境,大多只重视工业系统的功能实现,对工业系统的安全防护相对缺乏技术和管理经验,我国工控安全的现状处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未来堪忧”的状态。工业控制系统的协议和设计,在研发时即偏重于功能的实时性和可靠实现,对安全攻击缺乏前期设计和有效抵御方法。另外,工业控制系统由于担心系统兼容性问题,通常不升级补丁,甚至有的工作站供应商明确要求用户不得自行升级系统,因此系统长期运行后会积累大量的安全漏洞;再加上运维过程中缺乏科学的安全意识、管理和技术方案,这些缺陷使工控系统面对网络安全攻击时极其脆弱,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
目前国内大量运行中的工控设备系统(尤其是已经运行了一段时间的设备),在当初设计时多重视系统的功能实现,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安全问题,或者拥有的安全机制无法应对现在不断涌现的各类安全威胁挑战。如何为这些工控系统控制器提供适当的安全防护,同时保障生产安全、系统可靠和可扩展性无疑是当前工控企业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网络拓扑技术和SNMP协议解析来实现工控系统信息资产安全防护的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提供一种工业控制系统信息资产的安全防护方法,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1)工控软件的工程师站运行,在工程师站的控制器中部署漏洞检测软件;
所述工控软件具体是指工业安全管控平台软件,其中包括工厂设备站、控制监控站和工程师站;工程师站能进行工控软件的安装、部署、调试,工程师站的控制器是指安装工业安全管控平台软件的设备;
(2)将控制器接入工控系统网络;
(3)按照设备类型及功能,对工控系统资产进行划分统计(即对工控现场的设备,会按照设备类型或设备的功能职责被划分在不同的区域),显示统计结果(方便后续的拓扑发现,以及方便用户查看);
(4)在控制器运行的过程中,漏洞检测软件能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执行拓扑扫描;漏洞检测软件获取工控系统网络中各种设备的信息,信息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描述、ip、通信协议、端口号和运行信息,以及该设备的漏洞信息情况(该设备比对漏洞库的漏洞信息情况);
所述预先设定的规则是指扫描IP网段、设备类型、区域进行组合生成的规则,即拓扑扫描规则;
(5)漏洞检测软件针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比较、匹配和判断,以实现对工控系统网络设备的防护,具体为:
当获取到不合乎常规的操作行为时,提示用户异常操作,由用户判断是否是异常操作(以实现提前预警);
当获取到的信息匹配到漏洞库(保存有国家发布的漏洞库)时,则说明检测到恶意代码攻击,进行拦截和提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71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联网安全控制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实时监控的网络安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