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冷式车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46564.2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0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伟斯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5/47 | 分类号: | F21S45/47;F21S45/46 |
代理公司: | 苏州周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2 | 代理人: | 李杨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片 散热座 车灯装置 冷却管 冷却箱 热交换 温度传感器 灯座 水冷式 散热 低温箱体 降温效果 冷却效果 散热效果 相邻设置 冷却液 散热管 隔片 水冷 灯泡 静止 穿过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冷式车灯装置,其包括灯座、灯泡、散热座、散热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穿过每个散热片的散热管;套设在灯座上且与散热座相邻设置的冷却箱以及两个隔片上均有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本发明的车灯装置设置散热座,该散热座安装有用于散热的散热片以达到基本散热效果,另外额外设置了与每个散热片均有接触的冷却管以及冷却箱,通过水冷的方式对散热片进一步降温。为进一步加强冷却效果,冷却箱设置有两个装有冷却液的箱体,通过温度传感器控制交替介入冷却管中,保证一个箱体参与与散热片的热交换,另一个箱体始终静止散热,在参与热交换的箱体内温度较高时,将低温箱体介入冷却管,较大幅度提高降温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冷式车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人们在追求舒适性和易操控性的同时,汽车整体的安全性和节能环保也被越来越重视。对此,汽车车灯现在多使用LED灯并采用平面集群封装技术,可以实现大功率、低能耗的要求;然而,汽车车灯内部是一个密闭的环境,当汽车前照灯处于照明状态时,车灯所处的密闭环境将由于热量聚集而产生较高的温度,这种较高的温度不但容易在车灯内部产生雾气,影响照明效果,还容易使得汽车前照灯中的零部件受热变形,甚至出现零部件烧熔的现象;目前使用散热器进行降温是一种常见的散热方式。
现有技术中的车灯选用的散热器为常规散热器,其散热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好冷却效果的车灯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冷式车灯装置,其包括:
灯座、插入至所述灯座中的灯泡、套设在所述灯座上的散热座、插拔设置在所述散热座上的复数个散热片;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依次穿过每个所述散热片的散热管,所述散热管设置有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所述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均分别延伸有两个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
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分流管上并控制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分流管与所述第一自由端连通的第一二通阀,
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分流管上并控制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分流管与所述第二自由端连通的第二二通阀;
套设在所述灯座上且与所述散热座相邻设置的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由两个独立的箱体构成,两个所述箱体沿穿过所述灯座轴线的平面对称设置,每个所述箱体均由一个沿所述灯座径向设置,并能沿灯座轴向往复运动的隔片隔成两个第一仓体和第二仓体,所述箱体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仓体连通的第一出液口和与所述第二仓体连通的第二出液口,两个所述第一分流管分别连接入两个所述所述第一进液口中,两个所述第二分流管分别连接入两个所述第二进液口中,
两个所述隔片上均有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当相应所述箱体的温度大于第一设定值时,所述温度传感器控制相应的隔片停止运动,同时调节第一二通阀和第二二通阀以禁止所述散热管内的冷却液流入对应的箱体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片滑动密封连接在所述箱体内,且由气缸驱动做上述所称的往复运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片通过连接器与所述散热管连接,所述连接器包括:
沿所述散热片高度方向设置,且穿过其中轴线的卡槽;
转动连接在所述卡槽内的转轴,所述转轴设置有两个,且沿所述散热片中轴线对称设置;
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所述转轴上的两个滑块;
每个所述滑块均设有沿所述散热片中轴线的垂直线对称设置的弧形卡块,所述散热管夹持在四个所述弧形卡块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伟斯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太仓伟斯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65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机动车辆车身的灯具
- 下一篇:一种防火灯罩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