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6×37结构钢丝绳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944089.5 | 申请日: | 2018-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3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高;刘运成;蔡乾岭;芦排军;牟志琦;汪波;徐朝乾;程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7B1/06 | 分类号: | D07B1/06 |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52102 | 代理人: | 刘学诗 | 
| 地址: | 563000***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股绳 结构钢丝绳 钢丝绳 倍捻 扭转方向 应力控制 第三层 捻向 捻制 生产 参数控制 后变形器 生产过程 有效控制 第一层 二层 捻距 制造 松散 实物 | ||
6×37结构钢丝绳制造方法,首先按7.0‑8.0捻距生产1×7结构第一层股绳,然后按8.0‑8.5倍捻距生产1×19结构第二层股绳,最后按8.5‑9.5倍捻距生产1×37结构第三层股绳,生产过程中通过调整后变形器参数控制股绳应力,股的第一、二层股应力控制在负180–负90度,扭转方向与股的捻向相反,第三层股应力控制在0‑正90度,扭转方向与股的捻向相同,最后按6.0‑6.5倍捻距生产6×37结构钢丝绳,本发明钢丝绳捻制均匀、紧密,有效控制了钢丝绳的松散性能,提高了钢丝绳实物捻制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6×37结构钢丝绳制造方法,属于金属制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6×37结构钢丝绳属于点接触结构钢丝绳,其股结构为中心钢丝外再包捻三层钢丝组成,在生产该类钢丝绳时,因股绳和钢丝绳的捻距较大,生产过程中,股绳和钢丝绳的预变形程度不够充分,导致钢丝绳在分截使用时容易发生松散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6×37结构钢丝绳制造方法,解决钢丝绳松散问题,提高钢丝绳实物捻制质量。
本发明通过缩小6×37结构钢丝绳股绳和钢丝绳的捻距倍数,使股绳和钢丝绳捻制过程充分预变形,捻制更加均匀、紧密,有效控制了钢丝绳的松散性能,提高钢丝绳实物捻制质量。
本发明的实施步骤如下:
(1)股绳制造
首先生产1×7结构第一层股绳,捻距倍数由原来的8.0-9.0倍降到7.0-8.0倍,然后在1×7结构上包捻12根钢丝生产1×19结构第二层股绳,第二层股的捻距倍数由原来的9.0-10倍降到8.0-8.5倍,最后在1×19结构上包捻18根钢丝生产1×37结构第三层股绳,第三层股的捻距倍数由原来的10.0-11.0倍降到8.5-9.5倍,生产过程中通过调整后变形器参数控制股绳应力,股的第一、二层股应力控制在负180 –负90度,扭转方向与股的捻向相反,第三层股应力控制在0-正90度,扭转方向与股的捻向相同。
(2)成绳制造
由6根1×37结构股绳围绕一根中心绳芯捻制成6×37结构钢丝绳,钢丝绳的捻距倍数由原来的6.5-7.0倍降到6.0-6.5倍。
本发明钢丝绳捻制更加均匀、紧密,同时也有效控制了该类钢丝绳的松散性能,提高钢丝绳实物捻制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本发明包括如下的实施步骤:
(1)股绳制造
首先生产1×7结构第一层股绳,捻距倍数由原来的8.0-9.0倍降到7.0-8.0倍,然后在1×7结构上包捻12根钢丝生产1×19结构第二层股绳,第二层股的捻距倍数由原来的9.0-10倍降到8.0-8.5倍,最后在1×19结构上包捻18根钢丝生产1×37结构第三层股绳,第三层股的捻距倍数由原来的10.0-11.0倍降到8.5-9.5倍,生产过程中通过调整后变形器参数控制股绳应力,股的第一、二层股应力控制在负180 –负90度,扭转方向与股的捻向相反,第三层股应力控制在0-正90度,扭转方向与股的捻向相同。
(2)成绳制造
由6根1×37结构股绳围绕一根中心绳芯捻制成6×37结构钢丝绳,钢丝绳的捻距倍数由原来的6.5-7.0倍降到6.0-6.5倍。
本发明钢丝绳捻制更加均匀、紧密,同时也有效控制了该类钢丝绳的松散性能,提高钢丝绳实物捻制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40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