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声波直接点火助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42362.0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97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邸立明;张颖;徐尖峰;甄玉;安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P23/04 | 分类号: | F02P23/04;F23Q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刘阳 |
地址: | 066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波 点火器 助燃 聚焦球面 超声波反射器 点火结构 复合探头 直接点火 聚焦 结构区域 助燃装置 反射区 内凹 超声波发生器 球面 反射聚焦 区域设置 依次连接 依次设置 扩散 非接触 换能器 变幅 反射 点火 燃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波直接点火助燃装置,包括超声波点火器以及与超声波点火器对应的超声波反射器;超声波点火器包括依次连接的超声波发生器、换能器、变幅器、超声波聚焦复合探头;超声波聚焦复合探头底部依次设置有扩散助燃结构区域和聚焦球面点火结构区域,聚焦球面点火结构区域设置有主、副内凹聚焦球面,扩散助燃结构区域设置有不同结构特征的助燃端面;超声波反射器与超声波聚焦复合探头相对应,超声波反射器上设置有反射区,反射区内设置若干内凹反射聚焦球面,反射区与聚焦球面点火结构区域相对应。本发明通过超声波直接点火与助燃可实现非接触聚焦空间点火,能大幅改善点火器的极端工作条件,提高燃烧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点火助燃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超声波直接点火助燃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对环境及燃烧污染物排放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如汽车内燃机、锅炉等通过燃烧燃料进行能量转换的装置,在点火性能和燃烧品质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以车用火花点火式内燃机为例,在内燃机传统火花塞点火技术中,点火初期火焰扩展较慢,降低了燃料的利用效率。内燃机工作燃烧过程中,由于缸内为高温、高压、高污染,利于化学腐蚀和污染物附着,火花塞正负极会出现较多腐蚀和积碳,进而使点火难度增加。传统火花塞点火技术为接触点火方式,火花塞电极在点火燃烧过程中容易出现损耗和变形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声波直接点火助燃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方法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超声波直接点火助燃装置,包括超声波点火器以及与所述超声波点火器对应的超声波反射器;超声波点火器固定在空间壳体,超声波反射器固定在活塞头部;
所述超声波点火器包括依次连接的超声波发生器、换能器、变幅器、超声波聚焦复合探头;所述超声波聚焦复合探头底部依次设置有扩散助燃结构区域和聚焦球面点火结构区域;
所述超声波反射器与所述超声波聚焦复合探头相对应,所述超声波反射器上设置有反射区,所述反射区与所述聚焦球面点火结构区域相对应。
上述的一种超声波直接点火助燃装置,其中,所述聚焦球面点火结构区域设置有若干内凹聚焦球面。
上述的一种超声波直接点火助燃装置,其中,所述反射区设置有若干内凹反射聚焦球面。
上述的一种超声波直接点火助燃装置,其中,所述若干内凹聚焦球面包括一个主内凹聚焦球面以及六个副内凹聚焦球面;所述主内凹聚焦球面设置于所述聚焦球面点火结构区域中间,所述六个副内凹聚焦球面呈圆周等距分布于所述主内凹聚焦球面外。
上述的一种超声波直接点火助燃装置,其中,所述若干内凹反射聚焦球面呈圆周等距分布于所述反射区上。
上述的一种超声波直接点火助燃装置,其中,所述扩散助燃结构区域外凸,弧面呈双曲面结构。
上述的一种超声波直接点火助燃装置,其中,所述反射区表面为平面。
上述的一种超声波直接点火助燃装置,其中,所述扩散助燃结构区域为平面。
上述的一种超声波直接点火助燃装置,其中,反射区表面为平面,反射器头部内凹。
上述的一种超声波直接点火助燃装置,其中,所述扩散助燃结构区域为内凹的半球状结构。
上述的一种超声波直接点火助燃装置,其中,所述反射区为外凸的半球状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23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