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磨切式微液滴颗粒制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38810.X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48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市鸿信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C12M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阎忠华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梧桐街道庆***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式微 颗粒 制成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磨切式微液滴颗粒制成装置,包括容器支架,固定于容器支架上的下磨片,固定在下磨片上的上磨片,设于上磨片和下磨片之间的液滴颗粒磨切片;电机的转轴依次穿过下磨片、液滴颗粒磨切片和上磨片中心部位,液滴颗粒磨切片与转轴固定连接,液滴颗粒磨切片的上表面与上磨片的下表面贴合,液滴颗粒磨切片的下表面与下磨片的上表面贴合。本发明具有能确保生成的液滴颗粒大小的均匀性,可有效提高液滴颗粒大小的CV值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扩增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操作简便,成本低,可有效减少污染,产生的液滴大小更均匀的磨切式微液滴颗粒制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普遍采用生物芯片方式进行基因扩增,通过生物芯片的微流道工艺,结合外部动力驱动油相,将样本模板分割成微液滴颗粒,而生物芯片的加工工艺复杂,加工成本较高,且生物芯片只能进行单次使用,属于高成本耗材,给验证检测带来较高的经济负担,同时也产生大量的检测垃圾,产生较多的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基因扩增设备加工工艺复杂,加工成本高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操作简便,成本低,可有效减少污染,产生的液滴大小更均匀的磨切式微液滴颗粒制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磨切式微液滴颗粒制成装置,包括容器支架,固定于容器支架上的下磨片,固定在下磨片上的上磨片,设于上磨片和下磨片之间的液滴颗粒磨切片;电机的转轴依次穿过下磨片、液滴颗粒磨切片和上磨片中心部位,液滴颗粒磨切片与转轴固定连接,液滴颗粒磨切片的上表面与上磨片的下表面贴合,液滴颗粒磨切片的下表面与下磨片的上表面贴合;液滴颗粒磨切片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样本载量孔,上磨片上设有样本进口和油相进口,下磨片上设有液滴出口,每个样本载量孔的中心位置分别与样本进口中心位置和液滴出口中心位置相对应,样本进口上设有样本杯体,油相进口通过管道与油罐连接,管道上设有恒压恒流泵,液滴出口与毛细管连接,毛细管的上方设有光激发系统,毛细管的下方设有光信号采集器,光信号采集器与信号处理系统电连接。
在液滴颗粒磨切片旋转时,液滴颗粒磨切片上的均匀分布的样本载量孔与上磨片上的样本模板进口重合时,由于液体的虹吸原理,储存在样本杯内的样本通过样本进口进入到液滴颗粒磨切片上的样本载量孔内,而液滴颗粒磨切片在电机的驱动下旋转,将样本载量孔内的样本与上磨片上的样本模板进口的样本切断,并运转至与下磨片上的液滴出口重合时,由于上磨片上的油相进口有油相,在恒压恒流泵的驱动下流动,将液滴颗粒磨切片上的样本载量孔内的样本冲到液滴出口管道内,形成独立的液滴样本颗粒,直接进入扩增检测阶段。
本发明采用采用机械磨切式,能确保生成的液滴颗粒大小的均匀性,可有效提高液滴颗粒大小的CV值;液滴颗粒磨切片上设置有多个样本载量孔,形成液滴颗粒速度快;本发明直接植入设备内即可形成液滴颗粒,形成液滴颗粒无需在通过生物芯片耗材制成,有效降低检测成本,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形成液滴颗粒的直径大小,完全可根据实际检测需求而定制液滴颗粒磨切片的规格进行替换;液滴颗粒的形成过程完全处于密闭状态,与外界不接触,避免污染风险;结构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便于产业化。
本发明是一种稳定简单的液滴生产设备,不需外加生物芯片即可生成液滴颗粒,使检测更简洁便利,成本低,更适宜所有检测流程集成操作,为分子诊断设备平台带来一次革命。
作为优选,所述上磨片和下磨片之间设有垫圈,且垫圈的高度≥液滴磨切片的厚度;容器支架上设有1块固定压板,固定压板均与上磨片上表面的边缘挤压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毛细管下部设有扩增带部件。
作为优选,所述容器支架上部设有凹槽,凹槽中设有油相流体,液滴颗粒磨切片、上磨片和下磨片均位于油相流体中。
作为优选,样本杯体的内壁需进行疏水修饰处理,而样本进口内壁需进行亲水修饰处理,各个样本载量孔内壁均需进行亲水修饰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市鸿信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桐乡市鸿信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88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