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光围护结构耐久性能检测设备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37999.0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0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潘振;万成龙;杨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光围护结构 温度调控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 检测 红外辐射 淋雨系统 耐久性能 数据采集 耐久性能检测 湿度调控系统 湿度控制系统 制冷压缩机组 湿度传感器 恒温水箱 加热管组 检测设备 性能变化 除湿机 红外灯 加湿器 喷淋头 蒸发器 传感器 支架 水管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精确检测透光围护结构耐久性能的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温度调控系统、湿度控制系统、淋雨系统、红外辐射系统、数据采集及自动控制系统组成,所述温度调控系统主要包括了加热管组、制冷压缩机组和蒸发器;所述湿度调控系统包括加湿器、除湿机以及湿度传感器组成;所述淋雨系统包括恒温水箱、喷淋头及水管;所述红外辐射系统包括红外灯及支架;所述数据采集及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湿度、流量等传感器。本发明更好地反映建筑透光围护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性能变化情况,精确检测透光围护结构耐久性能,并能保持较高的检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光围护结构能检测设备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精确检测透光围护结构耐久性能的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透光围护结构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性能优劣直接关系到居住的舒适度和建筑的节能降耗。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筑透光围护结构市场稳步增加,但是我国建筑透光围护结构市场仍存在种种问题。为规范我国的建筑透光围护结构市场,提高人民的居住舒适度和建筑的节能降耗,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完善建筑透光围护结构的检测技术。
目前,我国建筑透光围护结构的研发及推广应用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而我国现行的透光围护结构检测标准不完善是造成上述种种问题的原因之一。我国现行的建筑透光围护结构检测标准体系,主要由水密、气密、抗风压、保温、隔声、采光六大检测标准构成,针对的是建筑透光围护结构的这六项性能指标。这些检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对提高我国建筑透光围护结构产品的质量以及规范我国建筑透光围护结构市场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建筑透光围护结构市场的不断发展,上述标准渐渐显现出在性能评价方面的局限性与不完整性。其局限性有三:其一,这六大标准都是对在单一气候条件下对单一性能的检测方法,没有考虑到在综合气候条件下性能变化对透光围护结构性能的影响。透光围护结构的实际使用环境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环境,环境多因素共同作用对建筑透光围护结构性能的影响与单一因素的影响是有差别的;其二,现行标准是对透光围护结构在单一气候条件单一作用过程下的性能变化作出检测,没有考虑到实际使用时气候条件反复作用过程中透光围护结构的性能是否符合要求;其三,现行标准没有考虑到透光围护结构的温差应力变形,尤其是温差反复作用时建筑透光围护结构中玻璃会反复变形,这种应力变形会导致材料的热疲劳,与其它因素引起的应力叠加,还可能导致玻璃的损坏。
事实上,透光围护结构实际使用环境是各种气候因素综合作用的环境。单一性能达标的透光围护结构在多种气候条件作用下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室内外温差过大会使透光围护结构型材及玻璃变形增大,尤其在寒冷地区冬季室内外温差达40℃或更高时更为明显,再加上风压产生的变形,往往导致建筑透光围护结构中空玻璃的密封性能变差,甚至出现玻璃内表面结露;夏季在太阳光强烈的辐射下,透光围护结构室外侧表面温度可比空气温度高出达三四十度,与室内温差更大,此时产生较大应力变形,而夏季往往会有突然的淋雨,使透光围护结构表面急剧降温,往往会导致玻璃出现炸裂,或者使透光围护结构的气密性变差;在湿度较高地区,木型材会产生形变,性能达标的透光围护结构也往往在启闭性能、气密性能等方面出现各种问题,而不能够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或寿命。因此,为更好地反映建筑透光围护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性能变化情况,得到对透光围护结构实际使用性能更合理的评价,就需要提出一个更为合理的透光围护结构耐候性能的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精确检测透光围护结构耐久性能的设备及方法,可以用相对简单的结构检测透光围护结构耐久性能,并能保持较高的检测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透光围护结构耐久性能检测设备,温度调控系统、湿度控制系统、淋雨系统、红外辐射系统、数据采集及自动控制系统组成,所述温度调控系统主要包括了加热管组、制冷压缩机组和蒸发器;所述湿度调控系统包括加湿器、除湿机以及湿度传感器;所述淋雨系统包括恒温水箱、喷淋头及水管;所述红外辐射系统包括红外灯及支架;所述数据采集及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湿度、流量等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79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