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便移动的工程爆破用全面防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37495.9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5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义平;赵珂劼;黄胜松;万嗣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D5/00 | 分类号: | F42D5/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程新敏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主体 工程爆破 定位外壳 方便移动 全面防护 操作台 活动挡板 侧连接 定位杆 防护网 观察窗 移动轮 扬声器 工作稳定 工作状况 连接插头 内部安装 内部固定 装置设置 左右两侧 活动门 下端 把手 提示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便移动的工程爆破用全面防护装置,包括装置主体、移动轮和防护网,所述装置主体的前侧设置有观察窗和活动挡板,且活动挡板位于观察窗的下侧,所述移动轮的上侧连接有装置主体,且装置主体的左右两侧固定有把手,所述防护网的下侧连接有装置主体,且装置主体的后侧安装有活动门,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安装有操作台,且操作台的前侧设置有连接插头,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固定有定位外壳,且定位外壳的下端安装有定位杆。该方便移动的工程爆破用全面防护装置设置有扬声器,可以提示外界人员工程爆破的工作状况,保证了工程爆破工作的安全性,还设置有定位外壳和定位杆,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工作稳定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爆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移动的工程爆破用全面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工程爆破作就是利用炸药爆炸产生的巨大能量破坏某种物体的原结构,目前采矿开山,开掘隧道修路,水利工程,拆除楼房大都是进行工程爆破,虽然工程爆破的使用范围很广泛,但是,在工程爆破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在工程爆破过程中是非常危险的,会导致一些石块废料飞溅,很容易导致工程爆破的操作者受到严重伤害,进而便降低了工程爆破的工作价值,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方便移动的工程爆破用全面防护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移动的工程爆破用全面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在工程爆破过程中会导致一些石块废料飞溅,很容易导致工程爆破的操作者受到严重伤害,进而便降低了工程爆破工作价值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移动的工程爆破用全面防护装置,包括装置主体、移动轮和防护网,所述装置主体的前侧设置有观察窗和活动挡板,且活动挡板位于观察窗的下侧,所述移动轮的上侧连接有装置主体,且装置主体的左右两侧固定有把手,所述防护网的下侧连接有装置主体,且装置主体的后侧安装有活动门,所述防护网的内部设置有扬声器,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安装有操作台,且操作台的前侧设置有连接插头,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固定有定位外壳,且定位外壳的下端安装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上端连接有电动马达,且电动马达的上端固定有电动伸缩杆。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为不锈钢材料,观察窗为钢化玻璃。
优选的,所述活动挡板在观察窗的下方均匀的设置有四个,且活动挡板的下侧为开口状结构,并且活动挡板的外侧面与装置主体的前侧面相平齐。
优选的,所述防护网位于装置主体上端的中心位置,且防护网与装置主体之间为固定连接,并且防护网为栅格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定位外壳设置有两个,且2个定位外壳位于装置主体内部的对角位置,并且定位外壳与装置主体之间为一体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电动伸缩杆与电动马达之间为固定连接,且电动马达下方的外侧嵌入定位外壳的内侧,并且电动马达与定位外壳之间为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方便移动的工程爆破用全面防护装置设置有观察窗,可以清楚的观察外界的情况,以保证工程爆破工作的正常进行,提高了工程爆破的工作安全性,在装置主体上设置有移动轮和把手,可以方便整个装置的移动使用,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在装置主体上还设置有扬声器,可以清楚的提示外界人员工程爆破的工作状况,进而避免外界人员在工程爆破过程中出现意外,保证了工程爆破工作的安全性,在扬声器的外侧安装有防护网,可以提高扬声器安全的工作性能,进而增加扬声器的使用寿命,在装置主体的下侧还设置有定位外壳和定位杆,可以进一步的保证装置主体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工作稳定性能,在定位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电动伸缩杆和电动马达,可以方便定位杆快速的插入地面,提高了定位杆的工作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前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后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74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智能图像匹配的集装弹药打击系统
- 下一篇:一种陶瓷量具卡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