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废弃SCR催化剂中回收二氧化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36987.6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38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程广文;姚明宇;杨嵩;郭中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23/047 | 分类号: | C01G23/047 |
代理公司: | 61200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安彦彦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钛 催化剂粉末 产物纯度 固液分离 分散剂 回收 废弃 氢氧化钠溶液 催化剂颗粒 废弃催化剂 超声水洗 充分接触 工程应用 搅拌反应 盐酸溶液 研磨 常温下 碱溶液 浸出率 再干燥 粉粹 碱液 粒径 回收率 洗涤 沉淀 团聚 | ||
一种从废弃SCR催化剂中回收二氧化钛的方法,将废弃催化剂超声水洗,以除去其表面积灰,再干燥后粉粹、研磨至粒径不小于200目的粉末;将催化剂粉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同时加入分散剂,得到反应液,将反应液在90~100℃下反应2~3小时后,进行固液分离并水洗;将洗涤后的沉淀加入到盐酸溶液中于常温下搅拌反应;然后再进行固液分离,水洗、干燥,得到二氧化钛。本发明添加了一种分散剂,可防止催化剂粉末团聚,最大程度增加了催化剂颗粒与碱溶液的接触面积,有助于其与碱液充分接触,显著提高了钛浸出率和产物纯度。本发明的二氧化钛回收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回收率高,产物纯度高等特点,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环保领域,涉及一种废弃脱硝催化剂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从废弃SCR催化剂中回收二氧化钛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是燃煤电厂烟气脱硝的主流技术。该法通常借助一种蜂窝状V2O5-WO3(MoO3)/TiO2型SCR催化剂在高温下催化喷入的NH3与烟气中的NOx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无毒无害的N2与H2O,从而实现烟气脱硝。由于SCR催化剂化学寿命(设计值)在24000小时左右,实际工况运行3~5年后催化剂就会失活,虽然部分失活催化剂可再生后重新使用一次,但终将成为废弃催化剂。随着全国燃煤电厂脱硝改造工程的完成,预计每年将产生20-30万吨废弃SCR催化剂。根据国家相关规定(HJ562-2010),对废弃SCR催化剂的处理方式是压碎后填埋。由于SCR催化剂中含有大量TiO2(80%左右),而TiO2在涂料、工业催化、日用化学品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对废弃催化剂进行直接填埋处理会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如对催化剂中的TiO2进行回收利用,将产生巨大的市场经济价值。
目前,回收废弃SCR催化剂中TiO2的方法主要有湿法和干湿结合法两种。湿法是指利用强酸或强碱或其他溶剂对废弃SCR催化剂中的主要金属组分进行溶解、固液分离、干燥,最后得到纯度较高的TiO2。例如专利CN103130265 B公开了一种利用湿法回收废旧SCR催化剂中TiO2的方法:用浓H2SO4溶解废弃SCR催化剂中的TiO2生成硫酸氧钛溶液,然后压滤,浓缩、水解滤液,得到偏钒酸沉淀,最后高温煅烧偏钒酸即可得到TiO2。专利CN106119544 B、CN 107055599 A和CN 106745230 A则公开了利用NaOH溶解SCR催化剂中非钛组分,再固液分离回收载体TiO2的方法。干湿结合法是首先将废弃催化剂粉末与碱性物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等)混合后高温煅烧,催化剂中的主要组分(V、W、Ti、Si)与钠碱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相应的钠盐,利用(偏)钛酸钠不溶于或微溶于水而其他钠盐溶于水的特性,实现钛与其他组分的分离,再酸化钛酸钠后煅烧得到TiO2。专利CN 107628642 A、CN107512734 A和文献(中国电力,2016,49(6):151-180)都公开了利用干湿结合法回收废弃SCR催化剂中TiO2的方法。由于干湿结合法存在高温煅烧工艺,具有能耗大、设备易腐蚀等缺点;湿法中酸溶解工艺复杂,而且从理论上讲,酸对催化剂中的V组分也有较强的溶解作用,这就决定了所得TiO2纯度不高。因此,干湿结合法及湿法(酸溶解)工业应用价值较低,相比而言,湿法中碱溶解工艺相对简单,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前景。遗憾的是碱溶解工艺中,影响钛浸出率的因素较多,如催化剂粉末粒径、碱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固液比、搅拌速度、以及外场(超声)作用等。因此克服碱溶工艺存在的缺点,开发合适的湿法回收工艺对废弃SCR催化剂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69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