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沥青路面回收料常温再生剂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27644.3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29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孚成活性材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11/28 | 分类号: | C08J11/28;C08J11/18;C08J11/24;C08L9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洪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4 | 代理人: | 孙小华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路面 回收 常温 再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路面回收料常温再生剂,涉及沥青加工用辅助材料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再生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重交沥青、20%‑70%,胶乳改性剂、2%‑10%,表面活性剂、2%‑9%,水、15%‑40%,有机助剂、0%‑5%,芳烃油、0‑3%。本发明通过将本发明制得的常温再生剂进行路面回收料再生,获得再生料其性能满足现行规范标准及国家再生沥青混凝土标准,解决了现有路面回收料再生料性能目前无法满足国标要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沥青加工用辅助材料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沥青路面回收料常温再生剂。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高峰期过去,道路养护进入常态。沥青路面作为公路路面的主要形式,由于我国交通荷载的特殊性,高等级公路其使用年限一般6~10年,其他道路一般5至8年,即进入大中修(将路面面层挖除或铣刨,重新铺筑路面面层,中修,仅铣刨上面层,大修,上中下面层全部铣刨)。而铣刨下来的材料(RAP),最初作为垃圾被废弃;后来,为将RAP利用起来,某些科研单位研究将其作为底基层材料填埋到路面下面,这就是所谓冷再生。近些年,随国家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国家在政策上引导资源的循环利用,并出台了相应的减税政策,如RAP利用率超过30%,财政部为应用企业减税50%;国家为此亦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如GBT25033-2010再生沥青混凝土、JTG F41-2008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等。
但是,这些政策,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即:所作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不能满足国标的要求。设计上亦无法进行针对性的再生设计,因此,在我国已经没有大规模展开应用。
目前,国内的应用基本是RAP添加量控制在20%内,新料占80%以上,这在建设高峰期,尚可实行,但在养护为主的时期,大量的RAP就无法获得有效的消化。有些特殊的道路,如高速公路、城市道路,桥梁桥面等,对标高有严格控制要求的道路,就必须要高比例再生(RAP比例大于80%),甚至全再生(RAP比例大于95%)。如此高比例的RAP再生混合料,其低温性能目前无法满足国标要求,因此,大大限制了RAP的再生应用。
所谓再生就是向老化的废旧沥青或废旧沥青混合料中加入再生剂使之恢复路用性能的过程。由于废旧沥青再生属废弃物再利用,必须同时考虑再生效果和再生剂的成本。如果再生效果不好,不能达到恢复性能的目的;如果成本太高,就直接使用新沥青。现有的废旧沥青再生剂多为树脂与石油工业生产油分的混合物,其使用性能效果较好,但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路面回收料常温再生剂,通过将本发明制得的常温再生剂进行路面回收料再生,获得再生料其性能满足现行规范标准及国家再生沥青混凝土标准,解决了现有路面回收料再生料性能目前无法满足国标要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沥青路面回收料常温再生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重交沥青、20%-70%,胶乳改性剂、2%-10%,表面活性剂、2%-9%,水、15%-40%,有机助剂、0%-5%,芳烃油、0-3%。
进一步地,所述重交沥青为符合JTG F40-2004标准要求的石油沥青。
进一步地,所述胶乳改性剂为SBR胶乳或SIS胶乳或SBS胶乳或CR胶乳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复配物;
其中,所述SBR胶乳是液体状态,其固含量重量百分比保持在50%-65%;
其中,所述SIS胶乳是液体状态,其固含量重量百分比保持在35%-60%;
其中,所述SBS胶乳是液体状态,其固含量重量百分比保持在35%-55%;
其中,所述CR胶乳是液体状态,其固含量重量百分比保持在35%-6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孚成活性材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孚成活性材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76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