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餐自提柜、食品储藏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25114.5 | 申请日: | 201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0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曹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7/00 | 分类号: | G07F17/00;G07F17/12;G06Q10/02;G06Q20/18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李世喆 |
地址: | 62105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柜体 温控模块 调控指令 加热指令 控制模块 制冷指令 快餐 食品储藏 存储食品 用户体验 采集柜 制冷 加热 发送 体内 携带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餐自提柜、食品储藏系统及方法,该快餐自提柜包括:至少一个柜体、至少一个温控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每一个柜体中设置有温控模块;每一个柜体用于存储食品;控制模块用于接收调控指令;从至少一个柜体中确定与调控指令相对应的目标柜体;将调控指令中携带的目标温度与目标柜体中的温控模块发送的当前温度进行对比;当目标温度小于当前温度时,生成制冷指令;否则生成加热指令;将生成的制冷指令或加热指令发送给目标柜体中的温控模块;每一个温控模块,用于采集柜体内的当前温度,将当前温度发送给控制模块;当接收到制冷指令时进行制冷,当接收到加热指令时对目标柜体中的食品进行加热。本方案能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存放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餐自提柜、食品储藏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上班族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随之而来的,公司分配给上班族的就餐休息时间也越来越短。
由于工作区域的人口密度较高,上班族的休息时间也比较集中,因此在午餐时段存在就餐人数多,排队时间长的问题。为了节省就餐时间,越来越多的上班族通过自带饭盒的方式解决就餐问题。但公司一般只提供一个冰箱和一个微波炉,分别用于饭盒的存储和加热。在就餐时段,上班族需排队将饭盒从冰箱中取出,再逐个将饭盒放入微波炉中加热,整个过程耗时耗力,使得上班族的就餐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快餐自提柜、食品储藏系统及方法,能提高用户的就餐体验。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快餐自提柜,包括:至少一个柜体、至少一个温控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
每一个所述柜体中设置有所述温控模块;
每一个所述柜体,用于存储食品;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外部输入的调控指令;从所述至少一个柜体中确定与所述调控指令相对应的目标柜体;将所述调控指令中携带的目标温度与所述目标柜体中的温控模块发送的当前温度进行对比;当所述目标温度小于所述当前温度时,生成制冷指令;当所述目标温度大于所述当前温度时,生成加热指令;将生成的所述制冷指令或加热指令发送给所述目标柜体中的温控模块;
每一个所述温控模块,用于采集所述柜体内的当前温度,并将所述当前温度发送给控制模块;当接收到所述制冷指令时进行制冷,以使所述目标柜体内部空间的温度降低;当接收到所述加热指令时对所述目标柜体中的食品进行加热。
可选地,
当所述调控指令中携带有两个所述目标温度,且两个目标温度中的第一目标温度小于所述当前温度,所述目标温度中的第二目标温度大于所述当前温度时;
所述控制模块,进一步用于从所述调控指令中解析出所述第一目标温度对应的制冷时长,以及所述第二目标温度对应的加热时长;在接收到所述温控模块发送的回执信息时,将所述加热指令发送给所述目标柜体中的温控模块;
所述温控模块,用于在制冷时记录第一当前时长,当所述当前时长达到所述制冷指令中携带的制冷时长时停止制冷,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所述回执信息;在加热时记录第二当前时长,当所述第二当前时长达到所述加热指令中携带的加热时长时停止加热。
可选地,
所述温控模块包括:回形输送管和压缩机;其中,
所述回形输送管设置在所述柜体内部;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制冷指令发送给所述压缩机;
所述压缩机,用于根据所述制冷指令,将气态制冷介质压缩成液态制冷介质,并将所述液态制冷介质输送至所述回形输送管中,以使所述液态制冷介质通过所述回形输送管,与所述目标柜体内部空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降低所述目标柜体内部空间的温度;
可选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51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