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冻融作用下岩石孔隙体积变形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25022.7 | 申请日: | 201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23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林;刘汉文;周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N24/08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083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冻融作用 岩石孔隙 变形的 测试岩石 计算模型 体积模量 冻融 岩石 冻结 低场核磁共振 测试技术 传统计算 低温作用 体积变化 相变过程 岩石试样 弹塑性 孔隙度 冻胀 饱和 变形 | ||
1.一种计算冻融作用下岩石孔隙体积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获得岩石试样的外形参数,计算出岩石试样的体积;
步骤2:对岩石试样进行真空饱水处理;
步骤3:测试出岩石试样的初始孔隙度;
步骤4:根据岩石试样的体积和初始孔隙度计算出岩石试样的孔隙总体积;
步骤5:对冻融作用后的岩石试样进行巴西劈裂实验,获得抗拉强度值,并将抗拉强度值转化为冻胀力;
步骤6:进行冻融温度时的冰的体积模量测量;
步骤7:将上述所得参数代入公式(1)中,可得到单次冻结后岩石试样的孔隙总体积,
其中:V为岩石试样中孔隙水结冰后的孔隙总体积;
为岩石试样的体积;
η0为初始孔隙度;
P为冻胀力;
α0为水在无约束条件下,水结冰后的体积膨胀系数;
K(P)为在围压为冻胀力P时,冰的体积模量;
将上述公式(1)中计算得到的单次冻结后岩石试样的孔隙总体积减去岩石试样的初始孔隙总体积,即可得到单次冻结后岩石孔隙体积的变形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冻融作用下岩石孔隙体积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孔隙度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测试设备测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冻融作用下岩石孔隙体积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体积膨胀系数为9.0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冻融作用下岩石孔隙体积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形参数通过千分尺测量获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冻融作用下岩石孔隙体积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岩石试样进行真空饱水处理,具体操作过程为:采用真空饱和装置对岩样进行饱和,真空压力值为0.1MPa,抽气时间为4h,抽完后再将样品放入蒸馏水中浸泡2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502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