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凝血分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24312.X | 申请日: | 201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53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华;胡今科;静大鹏;于占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振华 |
主分类号: | G01N33/86 | 分类号: | G01N33/8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伍传松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凝血 分析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凝血分析装置,包括检测仓、出入口、图像采集模块和图像处理模块,所述出入口与所述检测仓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位于所述检测仓的下方或上方,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与所述图像处理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检测仓用于放置一次性反应杯;所述出入口用于实现一次性反应杯的水平放入或取出;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对处于检测仓内的一次性反应杯进行连续拍照并传输给所述图像处理模块;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到的图像信息,并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判定一次性反应杯内凝血过程和凝血时间。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装置具有结构紧凑便于携带、适用范围广、测量精度高且测定结果准确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凝血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凝血测试是各级医疗机构都广泛开展的体外诊断项目,在疾病诊断、保障手术安全、提高抗凝治疗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凝固法测试项目是凝血测试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项目,其原理是在标本中加入不同的凝血因子诱发凝血反应,从而得到不同性质的凝固时间,通过凝固时间来判定标本的凝血性能。凝固法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Thrombin Time,TT)以及其他凝血因子测试,其中PT、APTT、FIB、TT被称为凝血四项,是所有手术前必须要进行筛查检测的项目。
凝固法的直接测试值是凝固反应时间,即从标本中加入诱发凝血方应启动的试剂开始到凝固反应的时间间隔,如PT、APTT和TT等;另外,通过凝固反应时间还可以通过计算获得部分凝血因子的含量值,如FIB。
凝固法各项测试中都会发生凝固反应,即从凝血瀑布的不同起点启动,最终实现纤维蛋白原到纤维蛋白的转化;其现象即经过凝血瀑布的连续反应后,血液标本最终全部或者部分凝固。在凝血瀑布最后环节即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之前,标本会整体保持液体状态,而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这个凝血瀑布的最后一步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完成;而凝固法测试所需要测试的是从加入启动试剂即凝血瀑布被激活到纤维蛋白原转化成纤维蛋白从而凝固的最后一步之间的时间。
目前,国内外已有多个厂家在生产和销售凝血分析仪,其中凝固法测试主要包括两种检测方法,即机械法和光学法。其中,光学法凝血分析仪的应用最为广泛,包括国际知名厂家希森美康(Sysmex)和沃芬(Wofen)等;其基本实现原理是在反应杯的两侧分别设置光源和感光元件,当标本发生凝固反应时,光源持续发出一束固定波长等光强的光线,而感光元件在反应杯另一侧接收经过反应杯中待测标本透射或者折射的光线,由于凝固反应发生过程中标本的透射和折射性能会发生变化,即透射和折射光强会发生变化,通过感光元件获取接收光强的变化并进行对应的计算就能够判定反应杯中标本的凝固状态,从而实现对凝固时间的检测。光学法检测较易实现,但由于标本的光学特性不仅会受到凝固状态的影响,还同时会受到标本自身颜色、粘稠度、浊度等多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因此采用光强测试的光学法凝血测试在遇到乳糜、黄疸、溶血等标本时较容易出现测试结果偏差。
机械法凝血分析仪的代表厂家是斯塔高(Stago),其典型方法是磁珠法,即通过交替变换的驱动磁场驱动测试杯中的铁珠形成震荡,再通过检测磁场对磁珠(铁珠)震荡的影响程度而反向推算,凝固反应发生时,由于血液凝固后会对铁珠震荡产生极大的阻力从而造成振幅降低,根据磁珠震荡的变化来实现对血液标本凝固状态的判定;由于磁珠法测试与标本的光学性能无关,因此不受乳糜、黄疸、溶血等标本自身非凝血性能问题的影响;但由于磁珠的震荡在低纤标本凝固后可能造成纤维被撕裂从而无法准确判断凝固状态,因此,磁珠法检测限较高无法适用于低纤标本;此外,由于磁珠法反应杯中需要预置铁珠且还需要封闭,因此,其测试杯的成本较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振华,未经王振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43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