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的核壳结构材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22381.7 | 申请日: | 201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3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司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3/14 | 分类号: | B01J1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混凝土 压电发电 核壳结构材料 导电粒子 制备 聚苯乙烯 氢氧化钡水溶液 无水乙醇悬浊液 紫外光固化反应 聚氨酯预聚体 聚苯乙烯微球 双层核壳结构 表面活性剂 高压反应釜 钛酸四丁酯 柔韧性 产品性能 发电效率 复合微球 混合流体 混合溶液 水热反应 压电性能 乙醇溶液 掺杂的 混合液 偶联剂 压应力 引发剂 钛酸钡 滴入 微球 | ||
1.一种用于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的核壳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质量浓度为10~20%氢氧化钡水溶液加入到质量浓度为8~20%钛酸四丁酯乙醇溶液中,搅拌均匀,制得分散液体;
(2)将聚苯乙烯微球分散于无水乙醇中,分散均匀得到悬浊液,逐滴加入步骤(1)制得的分散液体中,充分搅拌,制得均匀的混合流体;
(3)将步骤(2)制得的混合流体转入高压反应釜中,维持压力0.1-0.5MPa,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维持pH值9-10,在100~120℃下反应20~22h后,冷却、洗涤干燥,制得聚苯乙烯/钛酸钡复合微球;
(4)将光引发剂、偶联剂、表面活性剂和含有导电粒子的聚氨酯预聚体制成混合溶液,加入步骤(2)制得的聚苯乙烯/钛酸钡复合微球,喷雾处理,并进行紫外光固化反应,制得聚氨酯包覆的聚苯乙烯/钛酸钡复合微球,即为用于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的核壳结构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的核壳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分散液体中,氢氧化钡水溶液50~55重量份、钛酸四丁酯乙醇溶液45~50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的核壳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混合流体中,聚苯乙烯微球5~8重量份、无水乙醇30~34重量份、分散液体58~65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的核壳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光引发剂为硫代丙氧基硫杂蒽酮、异丙基硫杂蒽酮、二苯甲酮、2,4-二羟基二苯甲酮、米蚩酮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的核壳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偶联剂为单烷氧基脂肪酸钛酸酯、单烷氧基不饱和脂肪酸钛酸酯、三异硬酯酸钛酸异丙酯、异丙基三(二辛基焦磷酸酰氧基)钛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的核壳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表面活性剂为烷基葡糖苷、脂肪酸甘油酯、脂肪酸山梨坦、聚山梨酯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的核壳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导电粒子为炭黑粉、石墨粉、导电云母粉、铜粉、铁粉、铝粉、锌粉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的核壳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紫外光固化反应中,紫外线波长为200~300nm,固化距离为10~15cm,时间为20~30s。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的核壳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复合微球的各原料中,光引发剂1~3重量份、偶联剂1~2重量份、表面活性剂1~2重量份、含有导电粒子的聚氨酯预聚体40~45重量份、聚苯乙烯/钛酸钡复合微球48~57重量份。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一种用于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的核壳结构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238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