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热协同催化剂及应用该催化剂的转化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15878.6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24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汪黎东;房之莫;齐铁月;李檬;刘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主分类号: | B01J23/75 | 分类号: | B01J23/75;B01J35/02;C01F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071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热 协同 催化剂 应用 转化 回收 装置 | ||
1.一种光热协同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将六合水硝酸钴溶于异丙醇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溶液A;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溶液A中加入丙酮、钛酸丁酯,搅拌;然后在95~105℃下水热合成3~4h,混合溶液固化变为粉末;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粉末A干燥成颗粒状的球体,将得到的颗粒状球体研磨成粉末B,粉末B研磨均匀后在400℃下焙烧1~2h得粉末状催化剂。
2.一种催化剂板,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状催化剂制备而成,所述催化剂板(3)上设置有多个液体通过用的过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催化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板(3)的具体结构设计为圆孔板或扇形孔板,所述过孔具体可设计为圆形过孔(301)或扇形过孔(302)。
4.一种应用光热协同催化剂的转化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鼓泡式反应器(13)、控制阀、控温装置(7)、储液槽(8)和抽液泵(9),所述鼓泡式反应器(13)包括反应器外壳本体、石英管(5)和底座(12),所述反应器外壳本体设置在所述底座(12)的上方,所述石英管(5)安装在所述反应器外壳本体的纵向中心,所述石英管(5)内安装有可见光源(4);所述反应器外壳本体内设置有若干催化剂板(3),所述催化剂板(3)上设置有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光热协同催化剂;
所述反应器外壳本体的下端侧壁上设置有进液口(2),所述进液口(2)通过管道与脱硫设备相连通将脱硫后的浆液引入所述反应器外壳本体内;反应器外壳本体的上端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出液口(15),反应器外壳本体的下端与所述进液口(2)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回液口,所述回液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储液槽(8)连接,所述回液口与所述储液槽(8)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抽液泵(9),所述抽液泵(9)和所述储液槽(8)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14);所述第一出液口(15)通过管道与所述储液槽(8)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一出液口(15)与所述储液槽(8)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6),所述储液槽(8)的上部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出液口(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应用光热协同催化剂的转化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液口(15)与所述储液槽(8)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控温装置(7),所述控温装置(7)位于所述第一控制阀(6)和所述储液槽(8)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光热协同催化剂的转化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外壳本体底部设置有多个曝气孔(1),多个所述曝气孔(1)呈环状规则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光热协同催化剂的转化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孔(1)具体设置有多环,每一环上的多个曝气孔(1)位于同一个圆轴线上且等间距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光热协同催化剂的转化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源(4)具体采用氙灯,所述可见光源(4)呈圆柱形。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光热协同催化剂的转化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板(3)等间距安装在所述反应器外壳本体的空腔中。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光热协同催化剂的转化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外壳本体上设置有保温结构,所述保温结构连接在所述反应器外壳本体的侧壁上或者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未经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587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