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骨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13793.4 | 申请日: | 2016-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6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颖 |
主分类号: | A61B17/90 | 分类号: | A61B17/90 |
代理公司: | 济南方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51 | 代理人: | 袁敬清 |
地址: | 272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脚套 骨科装置 导向槽 导向孔 固定板 齿轮 医护 导向复位装置 多功能骨科 工作效率 患者治疗 治疗部位 骨圆针 克氏针 一次性 齿条 进度 痛苦 治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科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脚套、第二脚套、第三脚套、第四脚套、第一导向槽、齿条、第一齿轮、第二导向槽、第二齿轮、第一导向孔、第二导向孔,该多功能骨科导向复位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价格低廉,通过使用该装置,方便医护人员一次性将克氏针或骨圆针插入患者所需治疗部位,减轻了患者治疗的痛苦,极大的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患者的治疗进度。
本申请是申请号201610598643X、申请日2016年7月26日、发明名称为“一种骨科导向复位装置”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向复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骨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骨科手术中,常需要将克氏针或骨圆针固定骨折,克氏针或骨圆针穿过骨骼中心其把持力最大,固定最为牢固。但由于长骨干基本为圆柱形,表面光滑,克氏针容易在骨骼表面滑动,偏离预先位置,出现固定失败,特别是随着骨科手术趋向微创方向的发展,常需闭合进针,不能看清骨骼全貌,加之骨骼周围皮肤、筋膜、肌肉的阻碍,手术难度大,较易出现固定针滑动,出现钻孔偏差,反复钻孔,甚至出现医源性骨折,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骨科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骨科装置,来解决目前传统的骨科导向复位方式过于简单,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患者治疗进度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骨科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脚套、第二脚套、第三脚套、第四脚套、第一导向槽、齿条、第一齿轮、第二导向槽、第二齿轮、第一导向孔、第二导向孔,所述的第一脚套位于第一固定板底部左侧,所述的第一脚套与第一固定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脚套位于第一固定板底部右侧,所述的第二脚套与第一固定板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三脚套位于第二固定板顶部左侧,所述的第三脚套与第二固定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四脚套位于第二固定板顶部右侧,所述的第四脚套与第二固定板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一导向槽位于第一脚套和第二脚套内部,所述的第一导向槽分别与第一脚套和第二脚套一体相连,所述的齿条位于第一导向槽内部,所述的齿条与第一导向槽活动相连,所述的第一齿轮位于第一脚套和第二脚套内部,所述的第一齿轮分别与第一脚套和第二脚套转动相连,且所述的第一齿轮与齿条轮齿啮合相连,所述的第二导向槽位于第三脚套和第四脚套内部,所述的第二导向槽分别与第三脚套和第四脚套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二齿轮位于第三脚套和第四脚套内部,所述的第二齿轮分别与第三脚套和第四脚套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一导向孔位于第一脚套侧边,且所述的第一导向孔位于第二脚套侧边,所述的第一导向孔截面为半圆形,所述的第一导向孔为通孔,所述的第二导向孔位于第三脚套侧边,且所述的第二导向孔位于第四脚套侧边,所述的第二导向孔截面为半圆形,所述的第二导向孔为通孔;
第二脚套左侧以及第四脚套左侧还贯穿有调节杆,所述的调节杆分别与第二脚套和第四脚套螺纹相连,且所述的调节杆分别与第一脚套和第三脚套转动相连;
所述的第一脚套和第二脚套前端还贯穿有连接销,所述的连接销分别与第一脚套和第二脚套转动相连,且所述的连接销与第一齿轮紧配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颖,未经冯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37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肱骨髓内钉植入瞄准器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股骨颈骨折复位克氏针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