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体营养钵排气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11980.9 | 申请日: | 2018-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0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常继生;常润新;任雨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天顺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410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体 营养 排气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连体营养钵排气方法及装置,属于营养钵生产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工作稳定性高、分离后的营养钵容易恢复到原来形状,适用面广、效率高的排气方法及装置。连体营养钵排气方法,包含如下工艺步骤:①将连体营养钵以横向姿态送入排气器;②使排气器夹持连体营养钵实施排气;③输出排气后的连体营养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体营养钵排气方法及装置,属于营养钵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塑料营养钵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具有保肥、保水方便移植的优点,广泛应用于蔬菜、棉花、玉米苗木、花卉种植,并且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其用量逐年增加。但目前塑料营养钵生产采用吹塑成型工艺,吹制出的中间产品是口对口连接的连体营养钵,需要将连体营养钵分开才能形成最终的营养钵产品。目前主要是采用手工方式将连体营养钵分开,工人劳动强度非常高,效率低。现有技术采用对连体营养钵整体施压排气,使排气后的营养钵严重变形,不利于恢复原状,进而影响收集码垛效果,实际工作不稳定,只能应用于生产部分规格的营养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稳定性高、分离后的营养钵容易恢复到原来形状,适用面广、效率高的排气喂钵方法、装置及营养钵生产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连体营养钵排气方法,包含如下工艺步骤:
①将连体营养钵以横向姿态送入排气器;
②使排气器夹持连体营养钵实施排气;
③输出排气后的连体营养钵。
进一步的,所述的工艺步骤①,还使用同步输送器等间隔地将连体营养钵送入排气器。
又进一步的,所述的工艺步骤②,所述的排气是挤压连体营养钵中部,排气后两个营养钵底部形状基本不变,有利于恢复营养钵原有的形状。
又进一步的,所述的工艺步骤③,所述的排气后的连体营养钵以横向姿态移动输出。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连体营养钵排气装置的技术方案是:
连体营养钵排气装置,包括同步输送器、排气器,同步输送器和排气器对应设置。
一种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同步输送器上设置有隔离块。
又一种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同步输送器是同步带,所述的同步带上设置有等间隔的隔离块。
进一步的,连体营养钵排气装置还包括约束器,约束器的运行速度小于同步输送器和排气器的运行速度。
更具体的方案是,约束器设置在同步输送器两侧。
又一更具体的方案是,约束器是光滑的挡板。
又一更具体的方案是,约束器是平板输送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连体营养钵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连体营养钵排气示意图;
图3是排气器与同步输送器配置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3的右视图;
图6是约束器安置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图8是图6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连体营养钵排气方法及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1至8,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天顺塑料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天顺塑料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19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体营养钵分拣整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发光显示结构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