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宽型角驰型彩钢瓦结构与光伏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09337.2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5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景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新春兴新能源电力(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3/30 | 分类号: | E04D3/30;E04D3/362;E04D13/18;H02S20/2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王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平段 瓦楞 彩钢瓦 楞边 和面板 垂直向上 光伏组件 加宽型 弯折部 弯折 斜边 等腰梯形结构 彩钢瓦屋面 定制问题 屋面漏雨 中空凸起 上底边 中间段 装机容量 维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宽型角驰型彩钢瓦结构,包括包括面板Ⅰ和面板Ⅱ,面板Ⅰ的一端母楞边和面板Ⅱ的一端的公楞边连接,母楞边包括第一水平段,公楞边包括第二水平段,第一水平段与彩钢瓦本体通过第一斜边连接,第二水平段与彩钢瓦本体之间通过第二斜边连接,第一水平段的靠近第二水平段的一端垂直向上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第二水平段靠近第一水平段的一端垂直向上弯折形成第二弯折部,面板Ⅰ和面板Ⅱ的中间段分别设有瓦楞Ⅰ和瓦楞Ⅱ,瓦楞Ⅰ和瓦楞Ⅱ的形状均呈等腰梯形结构,瓦楞Ⅰ和瓦楞Ⅱ的上底边的中间设有中空凸起,解决了当前光伏组件定制问题和屋面漏雨和漏雨后维修的问题,进一步解决了当前彩钢瓦屋面装机容量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宽型角驰型彩钢瓦结构与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钢结构彩钢瓦屋面结构主要分为角驰型(如图1)、直立锁边型(如图2)、梯形(如图3)和弧形(如图4),上述四种形式的彩钢瓦安装光伏时,需先安装夹具、导轨,再安装光伏组件、边压块、中压块,这种安装形式的屋面,有一定的缺点:
1)要额外增加很多铝制导轨,加重屋面负荷;2)导轨需做接地。
还有根据屋面的结构需要单独开发生产设备模具、屋面压块连接需要额外开发新模具,组件的边框需要开孔便于过线,这就要与组件厂家协调。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宽型角驰型彩钢瓦结构与光伏组件,解决了当前光伏组件定制问题和屋面漏雨和漏雨后维修的问题,进一步解决了当前彩钢瓦屋面装机容量小的问题。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宽型角驰型彩钢瓦结构,包括彩钢瓦本体,所述彩钢瓦本体包括面板Ⅰ和面板Ⅱ,所述面板Ⅰ的一端母楞边和面板Ⅱ的一端的公楞边连接,所述母楞边包括第一水平段,所述公楞边包括第二水平段,所述第一水平段与彩钢瓦本体通过第一斜边连接,所述第二水平段与彩钢瓦本体之间通过第二斜边连接,所述第一水平段的靠近所述第二水平段的一端垂直向上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水平段靠近第一水平段的一端垂直向上弯折形成第二弯折部,所述面板Ⅰ的中间段设有瓦楞Ⅰ,所述面板Ⅱ的中间段设有瓦楞Ⅱ,所述瓦楞Ⅰ和瓦楞Ⅱ的大小和形状均相同,且形状均呈等腰梯形结构,所述瓦楞Ⅰ和瓦楞Ⅱ的上底边的中间设有中空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瓦楞Ⅰ和瓦楞Ⅱ的上底边高于所述第一水平段和第二水平段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凸起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呈等腰梯形状,所述第二部分呈到置的等腰梯形状,且第一部分的下底边与第二部分的上底边的长度相等,且第一部分的两个腰部的长度大于第二部分的两个腰部的长度,第一部分的上底边的长度小于第二部分的下底边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弯折部的顶端形成一个弧形弯折部,且弧形弯折部能够包覆所述第二弯折部的顶端部分,且所述弧形弯折部的高度小于等于所述瓦楞Ⅰ和瓦楞Ⅱ的高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加宽型角驰型彩钢瓦结构的光伏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彩钢瓦本体上的若干光伏组件,每一所述光伏组件的一端设置在瓦楞Ⅰ上,其另一端设置在瓦楞Ⅱ上,且相邻的光伏组件之间通过压块套装固定在所述瓦楞Ⅰ和瓦楞Ⅱ上,且每一所述光伏组件的宽度尺寸a小于瓦楞Ⅰ与瓦楞Ⅱ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瓦楞Ⅰ和瓦楞Ⅱ之间的距离比所述宽度尺寸a大20mm。
进一步地,所述压块套装包括夹具Ⅰ和夹具Ⅱ,所述夹具Ⅱ包括第二竖端、抵接第一部分的一个腰部外侧和抵接第二部分的一个腰部外侧的第二抵接端,所述夹具Ⅰ包括第一竖端、抵接第一部分的另一个腰部外侧和抵接第二部分的另一个腰部外侧的第一抵接端,所述第一竖端与第二竖端之间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连接,所述第一竖端上还设有抵接所述光伏组件底面的支撑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竖端的远离第一抵接端的一侧设有卡槽,所述第二竖端的远离第二抵接端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卡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新春兴新能源电力(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中新春兴新能源电力(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93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BIPV光伏屋面
- 下一篇:一种加强型反应粘交叉膜湿铺高分子防水卷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