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温板压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08867.5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78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小强 |
主分类号: | B28B3/02 | 分类号: | B28B3/02;B28B13/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001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 压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温板压制装置,包括水平的压制板和上端敞口的模具箱体,压制板的外轮廓形状与模具箱体的水平截面的内腔对应以使压制板可在模具箱体内上下移动并对装入模具箱体的保温板混合料进行压制;压制板连接提升装置;提升装置通过绳索柔性连接压制板以使压制板能被提升和落下从而对模具箱体内的保温板混合料进行冲击压制,压制板的上表面设有振动设备以对模具箱体内的保温板混合料进行振动夯实。本发明的保温板压制装置,通过冲压和振动夯实的方式保证所压制的保温板的密实度,进而增加压实成型后保温板的厚度,使保温板不易开裂、掉角,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压制出的保温板水分不易流失,便于养护,缩短了养护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压力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温板压制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物有在外墙上安装保温板的需求,可以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根据成分的不同,保温板还具有防水、防火等功能,建筑施工时需求量大。保温板通过压制成型,包括直接压制成成品厚度的保温板和压制成一定厚度的保温板,后者按实际需要的尺寸进行再切割,且后者的生产效率更好,按需切割的适用性也更强。
现有技术中关于保温板的成分和压制制造过程的介绍很多,如CN108247815A、CN207509579U、CN204109118U、CN102364001A都涉及保温板如何压制成型,目前的压制成型过程都是通过液压缸或其它机械结构来保持对模具内保温板原料的静态持续挤压,这种静压的方式所制备出的保温板厚度有限,因为如果模具内的保温板原料过多(即想压制出厚度较大的保温板),静压过程中会存在受力不均,导致制备出的保温板密实度不足,质地不均匀,进而使其强度降低,影响保温板的使用性能,所以目前压制成型的保温板均较薄,通常只能选择直接压制为成品的使用厚度,一般在3-6厘米,但是保温板太薄,在压制后的养护成型过程中,水分很容易流失导致水泥水化不彻底,造成产品强度不足,所以在养护期间可能还需要补水,这就导致养护时间较长;太薄的保温板易碎,只能单块平铺于晾晒架上进行养护成型,对应的就需要使用更多的晾晒架且占用大量的场地,导致养护成本升高。另外,保温板较薄,在压制成型后的搬运过程中,很容易掉角、破损,也不方便后期切割,切割成品率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温板压制装置,避免因压制密实度不足而导致目前压制保温板的厚度受限的问题,取得有效压制出厚度较大的保温板并能保证其质量,进而提高后期切割成品率和生产效率,缩短养护时间,降低养护成本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保温板压制装置,包括水平的压制板和上端敞口的模具箱体,所述压制板的外轮廓形状与所述模具箱体的水平截面的内腔对应以使压制板可在模具箱体内上下移动并对装入模具箱体的保温板混合料进行压制;所述压制板连接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通过绳索柔性连接所述压制板以使压制板能被提升和落下从而对模具箱体内的保温板混合料进行冲击压制,所述压制板的上表面设有振动设备以对模具箱体内的保温板混合料进行振动夯实。
本发明的保温板压制装置,压制板与模具箱体的内腔横截面对应可以保证对装入模具箱体的保温板混合料的全覆盖和均匀压制而无需水平往复移动,使用时,通过提升装置将压制板和振动设备整体提升,压制板从模具箱体的上端敞口提升出来后,从该上端敞口向模具箱体内加入用于压制保温板的保温板混合料,然后压制板和振动设备落下,从该上端敞口进入模具箱体,借助自重对模具箱体内的保温板混合料进行冲击压制,优选压制板和振动设备靠自重自由下落以形成冲击,对应的提升装置可选择使用卷扬机等;压制板和振动设备压在保温板混合料上之后,可进一步由振动设备带动压制板对保温板混合料进行振动夯实。相对于现有的通过液压缸等静态持续挤压的方式,本发明的压制板通过绳索柔性连接所述提升装置,这样便于提升和自由下落以借助自重形成冲击压制,特别是绳索柔性连接的方式保证了后续振动夯实压制过程的实现,这是现有的通过液压缸与压制板刚性连接以保持静态持续挤压力所不能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小强,未经张小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88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封闭式热压注成型系统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预制模具用移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