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车轮受损面清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06935.4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142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程敬卿;刘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鼎恒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1/00 | 分类号: | B23B1/00;B23K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寇俊波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车 受损 清除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车轮受损面清除装置,包括底板、顶板,顶板的左侧、右侧设有车削机构,车削机构包括竖杆、座板、车刀、导杆、小丝杠、伺服电机、横杆、立板,立板上开设有远离顶板的中心斜向下的导槽,竖杆上连接有导槽配合的圆柱,横杆连接有驱动板,顶板上设有与竖杆配合的滑道,顶板上设有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相连的长丝杠,长丝杠位于左侧和右侧的驱动板之间,驱动板上均设有V形滑槽,长丝杠上配合有移动杆,移动杆的两端均设有与对应处V形滑槽配合的驱动圆柱,底板上设有滚转机构。本发明能够沿火车轮轮面的斜度方向切削去除受损面,避免过度切削浪费,降低操作难度,同时实现对两个轮面的清除,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火车轮受损面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火车是二十一世纪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由于火车轮长期承受较大的载荷,且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极易受到侵蚀和磨损,致使火车轮的轮面上形成受损面,为实现对受损火车轮的回收利用,一般会将受损的火车轮在车间内在其受损面上进行堆焊,再重新加工使用,在堆焊前首先要将火车轮上的受损面切削清除。但是,由于火车轮上轮子的锥度设计,轮面上会存在斜度,致使轮面在切削时难度增加,且传统切削只能实现对单个轮面的加工,工作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为了避免和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火车轮受损面清除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火车轮受损面清除装置,包括底板、与底板相连的顶板,所述顶板的左侧、右侧设有呈对称分布的车削机构。
所述车削机构包括竖杆、位于竖杆下侧的座板、固定在座板底部的车刀、固定在竖杆上且与座板滑动配合的导杆、与竖杆的底部和座板配合的小丝杠、驱动轴与小丝杠相连且固定在竖杆上的伺服电机、与竖杆的顶部竖直滑动配合的横杆、固定在顶板下侧的立板,所述立板上开设有远离顶板的中心斜向下的导槽,所述竖杆上连接有导槽配合的圆柱,所述横杆靠近顶板中心的端部连接有驱动板,所述顶板上设有与竖杆配合的滑道。
所述顶板上设有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相连的长丝杠,所述长丝杠位于左侧和右侧的驱动板之间,所述驱动板上均设有V形滑槽,所述长丝杠上配合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两端均设有与对应处V形滑槽配合的驱动圆柱。
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车刀的正下方且放置火车轮的滚转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导槽的斜度与火车轮上对应轮面处的斜度相等。
进一步的,长丝杠沿垂直于横杆的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滚转机构包括位于底板左侧和右侧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均并排安装有两个滚轴,右侧的安装座上固定有驱动轴与滚轴相连的电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沿火车轮轮面的斜度方向切削去除受损面,避免火车轮的过度切削浪费,降低操作难度,还可同时实现对两个轮面的清除,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具备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有利于火车轮受损面的处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火车轮受损面清除装置,包括底板1、与底板1相连的顶板2,所述顶板2的左侧、右侧设有呈对称分布的车削机构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鼎恒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鼎恒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69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氮掺杂碳包覆磁性纳米粒子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定刀式车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