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腐蚀解析气体排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04634.8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0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孟春强;邢德山;刘建民;柴晓琴;程文煜;蔡彦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8/00 | 分类号: | F16L58/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裴咏萍 |
地址: | 2100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总管 压缩空气管路 解析 通断阀 旁路支管 气体排出系统 气体出口 烟气入口 防腐蚀 烟气脱硫脱硝系统 脱硫脱硝塔 压缩空气管 压缩空气源 系统停机 压缩空气 再生塔 阀门 排出 置换 残留 腐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腐蚀解析气体排出系统,包括总管、压缩空气管路和旁路支管;总管两端分别连接再生塔的解析气体出口和副产品系统;旁路支管一端与总管相连,另一端与烟气脱硫脱硝系统中的脱硫脱硝塔的烟气入口相连,且旁路支管上设有第三气动通断阀;压缩空气管路一端与总管相连,另一端与压缩空气源相连,且压缩空气管路上设有第四气动通断阀;总管上、位于解析气体出口和压缩空气管路之间设有第一气动通断阀;总管上、位于压缩空气管路和副产品系统之间设有第二气动通断阀。本发明通过压缩空气管路的设置,可在系统停机时,将压缩空气导入总管内,将总管内残留的解析气体从烟气入口或副产品系统排出,进行解析气体的置换,防止对阀门和管道份腐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炭基催化剂为吸附剂及催化剂的锅炉烟气联合脱硫脱硝装置中,用于将再生过程中的高温解析气体排出的防腐蚀系统。
背景技术
炭基催化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原理为:烟气在炭基催化剂的吸附及催化作用下,烟气中的SO2和O2及H20发生反应生成H2SO4,H2SO4吸附在炭基催化剂表面;同时利用炭基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烟气中NOx与氨气发生催化还原反应生成N2,实现烟气的脱硫脱硝,吸附催化反应后的炭基催化剂进行再生后循环利用。在脱硫脱硝装置注入氨气,用于实现烟气净化过程的脱硝反应,将烟气中的NOx转化为 N2。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高温、含高浓度SO2的解析气体,在运行中极易腐蚀阀门和管道,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一直致力于开发一种即能满足解析气体顺畅输送,又能防止阀门和管道腐蚀的解析气体排出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高温解析气体对管道、阀门腐蚀的排出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腐蚀解析气体排出系统,该系统与烟气脱硫脱硝系统中的再生塔相连,用于将吸附烟气后的炭基催化剂再生过程中形成的解析气体的排出至副产品系统;本发明防腐蚀解析气体排出系统包括总管、压缩空气管路和旁路支管;总管两端分别连接再生塔的解析气体出口和副产品系统;旁路支管一端与总管相连,另一端与烟气脱硫脱硝系统中的脱硫脱硝塔的烟气入口相连,且旁路支管上设有第三气动通断阀;压缩空气管路一端与总管相连,另一端与压缩空气源相连,且压缩空气管路上设有第四气动通断阀;总管上、位于解析气体出口和压缩空气管路之间设有第一气动通断阀;总管上、位于压缩空气管路和副产品系统之间设有第二气动通断阀。
通过压缩空气管路的设置,可在系统停机时,将压缩空气导入总管内,将总管内残留的解析气体从烟气入口或副产品系统排出,进行解析气体的置换,防止对阀门和管道份腐蚀。同时旁路支管的设置,可在副产品系统发生故障时,将解析气体通入脱硫脱硝塔内。
进一步的,防腐蚀解析气体排出系统还包括取样支管;取样支管一端与总管相连,且取样支管上设有手动阀门。
该取样支管的设置,方便抽取解析气体进行化验。
进一步的,总管、旁路支管外部设有保温层。
进一步的,取样支管、压缩空气管路外部设有保温层。
通过管路保温层的设置,可避免高温解析气体温度降低导致对管路的腐蚀。该保温层的设置也可采用其它保温措施进行替换。
进一步的,第一气动通断阀、第二气动通断阀、第三气动通断阀、第四气动通断阀、手动阀门上均设有电加热器。
系统启动前所有阀门的电加热器提前开启,将阀门加热到与解析气体接近的温度,防止启动过程中高温的解析气体接触到常温的阀门产生酸露腐蚀阀门。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46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缸管端部保护用卡接装置
- 下一篇:具有减震功能的发动机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