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能管理调控装置及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93878.0 | 申请日: | 201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67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冯满盈;杨煜;许树楷;李岩;韦甜柳;寻斌斌;李欢;邹常跃;陈俊;李巍巍;史尤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6 | 分类号: | H02J3/36;H02J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麦小婵;郝传鑫 |
地址: | 51067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能 管理 调控 装置 高压 直流 输电 系统 | ||
本发明适用于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能管理调控装置,包括:电能调控模块和至少两个能量供需监测模块;所述电能调控模块分别与所述能量供需检测模块信号连接;所述能量供需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所监测区域内的电网状态,并将所述电网状态的信息发送至所述电能调控模块;所述电能调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能量供需监测模块提供所述电网状态的信息,调节直流传输效率。本发明能在电网处于紧急运行状态时控制直流输电系统根据送/受端电网实时供/需水平传输电能功率,调节直流传输效率,以满足送/受端电网的电力需求,从而提高直流输电系统所在电网的可靠性与经济性,进而提高直流送端系统电源的能源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能管理调控装置及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东部地区的一次能源资源匮乏、用电负荷相对集中,需要把煤炭、水能资源丰富的西部省区的能源转化成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区。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可有效进行远距离输送电能。对于合理配置资源、减轻环境压力、优化能源结构、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国内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运行过程中,普遍采取了按照调控部门制定送电计划,按照预先设定的功率曲线输送功率的方式。然而,在实施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受端区域的电网因高温、台风等极端情况的存在,将导致电网负荷快速增长;或是在大型机组切除时,无法通过直流输电的功率自动调节功能来临时增加输送功率,从而导致受端电网功率不足,电网的可靠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能管理调控装置及系统,其能利用直流输电系统功率调节功能满足送/受端电网电力需求,从而提高直流输电系统所在电网的可靠性与经济性,进而提高直流送端系统电源的能源利用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能管理调控装置,包括:
电能调控模块和至少两个能量供需监测模块;
所述电能调控模块分别与所述能量供需检测模块信号连接;
所述能量供需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所监测区域内的电网状态,并将所述电网状态的信息发送至所述电能调控模块;
所述电能调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能量供需监测模块提供所述电网状态的信息,调节直流传输效率。
作为优化方案,所述电能调控模块包括:电网状态判定单元和直流功率控制单元;
所述电网状态判定单元分别与所述能量供需监测模块信号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能量供需监测模块提供的所述电网状态的信息,判断当前时刻所述电网是否处于紧急运行状态;
所述直流功率控制单元的一端与所述电网状态判定单元电连接,所述直流功率控制单元的另一端与直流输电装置电连接,所述直流功率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电网状态判定单元判定所述电网处于紧急运行状态时,调节所述直流输电装置的输送功率。
作为优化方案,所述直流功率控制单元还用于实时监测直流输电输送功率及输送功率极限,并在所述电网处于紧急运行状态时,计算所述直流输电装置能够提供的瓶颈输送功率。
作为优化方案,所述电网状态判定单元分别与所述能量供需监测模块信号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能量供需监测模块提供的信息,判断当前时刻所述电网是否处紧急运行状态具体为:
所述电网状态判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能量供需监测模块提供的监测回馈区域的实时能量需求值,判断当前时刻所述电网是否处于紧急运行状态;
当所述监测回馈区域的实时能量需求值超过预设的能量需求值时,判定所述电网处于紧急运行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38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