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有机硅泡沫稳定剂的阻燃聚氨酯海绵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92738.1 | 申请日: | 201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48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林斌;卫石强;赵春晓;李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思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48 | 分类号: | C08G18/48;C08K5/521;C08K5/52;C08G77/46;C08G10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明志会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有机硅 泡沫 稳定剂 阻燃 聚氨酯 海绵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机硅泡沫稳定剂的阻燃聚氨酯海绵的制备方法,与现有有机硅泡沫稳定剂相比,具有双烯丙基封端的聚醚和低含氢硅油进行接枝反应,使得有机硅泡沫稳定剂具有很好的乳化性,增加聚氨酯发泡体系的相容性,使阻燃剂分布更均匀,阻燃效果更好。本发明公开的有机硅泡沫稳定剂体系中使用了长链的烷醇封端,提高了硅油与阻燃剂的相容性,使阻燃剂分布于泡沫的泡孔璧上,尤其是结合双组份阻燃剂,发挥阻燃剂的最优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氨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有机硅泡沫稳定剂的阻燃聚氨酯海绵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泡沫稳定剂是聚氨酯制备过程中重要的技术点,其关系到聚氨酯产品的开孔率、泡孔大小及分布,同时泡沫稳定剂的结构对阻燃剂的分散有决定性的影响,从而决定聚氨酯软泡的手感和阻燃性能等应用指标。现有泡沫稳定剂,在聚氨酯发泡体系中,泡沫的泡孔粗、阻燃效果及均匀性要差,体现在聚氨酯泡沫手感粗糙,有大的串孔,聚氨酯泡沫阻燃效果不好,不同部位的海绵阻燃效果差别大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有机硅泡沫稳定剂的阻燃聚氨酯海绵的制备方法,用于阻燃型软泡海绵领域,在聚氨酯发泡体系中能降低各组份的表面张力,增加各组分的互溶性,控制气泡的大小和均匀性,使阻燃剂分布更均匀,阻燃效果好。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有机硅泡沫稳定剂的阻燃聚氨酯海绵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成份1、成份2混合得到有机硅泡沫稳定剂;
(2)聚醚、催化剂、水、阻燃剂、有机硅泡沫稳定剂与溶剂混合搅拌后,加入异氰酸酯化合物,搅拌后熟化,得到阻燃聚氨酯海绵;
所述成份1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其中,x为40~120,y为5~30;
R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其中,a为5~70,b为0~70;
R`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其中,c为3~10;
所述成份2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其中,d为10~80,e为0~10;
R’’的化学结构如下:
其中,f为5~30,g为10~50;
所述阻燃剂为磷酸二乙酯与三聚氰胺磷酸盐。
优选的,所述有机硅泡沫稳定剂中,成份2的质量百分数为25~28%。
上述技术方案中,聚醚为甘油聚醚;催化剂为锡催化剂与胺催化剂;异氰酸酯化合物为TDI。
优选的,催化剂中,锡催化剂与胺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8~1.2。
上述技术方案中,熟化的时间为1~2天。
优选的,阻燃剂中,磷酸二乙酯的质量百分数为35~42%;双组份阻燃剂既可以提供阻燃效果还可以与稳定剂发生一定的反应,增加了阻燃均匀性。
磷酸二乙酯具有以下化学结构式:
三聚氰胺磷酸盐为现有产品,有三聚氰胺与磷酸在水中回流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思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思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27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通工具座椅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细孔型聚氨酯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