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滚阻、低生热超高性能轮胎胎面胶配方及轮胎胎面胶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92275.9 | 申请日: | 201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8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实慧;张建国;蒋文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巴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15/00 | 分类号: | C08L15/00;C08L9/00;C08K13/02;C08K3/04;C08K5/09;C08K3/22;C08K3/06;C08C19/28;C08C19/26;B60C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张伟;魏娟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滚阻 生热 超高 性能 轮胎 胎面胶 配方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低滚阻、低生热超高性能轮胎胎面胶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官能化改性SSBR和官能化改性BR及辅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滚阻、低生热超高性能轮胎胎面胶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官能化改性SSBR为两端官能化SSBR、多末端官能化SSBR和中端官能化SSBR中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滚阻、低生热超高性能轮胎胎面胶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端官能化SSBR或多末端官能化SSBR为采用官能化基团封端的链状SSBR或枝化SSBR;所述官能化基团为包含锡原子、氧原子、氮原子、硫原子、磷原子中至少一种的极性基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滚阻、低生热超高性能轮胎胎面胶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端官能化SSBR中的官能化基团修饰在SSBR分子的聚苯乙烯单元中的苯环上或者修饰在聚丁二烯单元碳碳双键上;所述官能化基团为包含锡原子、氧原子、氮原子、硫原子、磷原子中至少一种的极性基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滚阻、低生热超高性能轮胎胎面胶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端官能化SSBR中的官能化基团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5~4.0%。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低滚阻、低生热超高性能轮胎胎面胶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官能化改性SSBR分子中的聚丁二烯单元的1,2结构单元含量为40~65%,聚苯乙烯单元与丁二烯单元的质量比S/B=(22~35)/(78~65),且S、B为无规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低滚阻、低生热超高性能轮胎胎面胶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官能化改性BR由高顺式-1,4BR原胶与极性基团功能化烯烃通过Diels-Alder反应得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低滚阻、低生热超高性能轮胎胎面胶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顺式-1,4BR原胶由稀土催化体系、镍系催化体系或钼系催化体系催化丁二烯聚合得到,或由烷基锂引发体系引发丁二烯聚合得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低滚、阻低生热超高性能轮胎胎面胶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顺式-1,4BR原胶中高顺式-1,4BR的门尼粘度为40~60,顺式-1,4结构含量为95~99%。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低滚阻、低生热超高性能轮胎胎面胶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基团功能化烯烃包含至少一个极性基团和至少一个碳碳双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一种低滚阻、低生热超高性能轮胎胎面胶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基团为包含锡、氧、硫、氮、磷中至少一种的极性基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一种低滚阻、低生热超高性能轮胎胎面胶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基团包括酸性基团、酯类基团、酰胺类基团、胺类基团、醚类基团、硫脲类基团或杂环类基团。
13.根据权利要求7~12所述一种低滚阻、低生热超高性能轮胎胎面胶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官能化改性BR中官能化基团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5~4%。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低滚阻、低生热超高性能轮胎胎面胶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Diels-Alder反应的条件为:以过氧化物为引发剂,反应温度为60~80℃,反应时间为2~3h。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一种低滚阻、低生热超高性能轮胎胎面胶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氧化物包括过氧化苯甲酰、偶氮二异丁氰、过氧化异丙苯中至少一种;所述过氧化物的质量为高顺式-1,4BR原胶中高顺式-1,4BR质量的0.1~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巴陵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巴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227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