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海全水柱多环境要素信息融合方法及处理终端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886541.7 | 申请日: | 2018-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75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 发明(设计)人: | 郭斌斌;梁前勇;董一飞;钟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君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37 | 代理人: | 吴敏珍 |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环境要素 信息融合 处理终端 原始数据 深度轴 水柱 深海 垂向 叶绿素 电导率 调查数据 设备采集 数据表格 数据处理 数据融合 速度剪切 交互性 溶解氧 生物量 盐度 分辨率 船载 回波 延展 修正 统一 科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海全水柱多环境要素信息融合方法及处理终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包括压力、温度、盐度、电导率、溶解氧、PH、叶绿素、声速、船载ADCP的声速、垂向速度、速度剪切、相对流速、相对回波强度和生物量数据的原始数据;步骤S2:根据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步骤S3:对经过步骤S2处理获得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生成统一公共深度轴下的数据表格。本发明对环境要素信息进行修正,提高各个参数的正确性和垂向分辨率;组合不同设备采集的数据,处理生成新的环境要素,延展了调查数据的科研价值;并将所有环境要素信息融合到统一深度公共深度轴,交互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调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深海全水柱多环境要素信息融合方法及处理终端。
背景技术
深海环境基线调查需要同时获取多种有效、高分辨率的水柱环境要素信息,提高对海洋环境特征的辨识能力。而目前采用温盐深测量、走航ADCP观测和生物拖网等常规调查方法获得的数据并没有进行融合,垂向分辨率低,缺少部分关键的环境要素,获得的数据处理结果可交互性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深海全水柱多环境要素信息融合方法,其能够解决将多种环境要素信息融合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提供一种处理终端,其能够解决将多种环境要素信息融合的问题,解决处理生成满足环境基线科研要求的高质量多环境要素数据的问题。
实现本发明目的之一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深海全水柱多环境要素信息融合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获取包括压力、温度、盐度、电导率、溶解氧、PH、叶绿素、声速、船载ADCP的声速、垂向速度、速度剪切、相对流速、相对回波强度和生物量数据的原始数据,其中压力、温度、盐度、电导率和声速直接由CTD获得,溶解氧、PH和叶绿素均通过水样观测获得,船载ADCP的声速由船载ADCP根据温度探头获得,垂向速度、速度剪切、相对流速由LADCP测得,相对回波强度由LADCP和船载ADCP获得,生物量数据通过生物拖网获得;
步骤S2:根据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包括:
001)压力修正,修正公式为:压力真实值=原始压力值-甲板压力,其中原始压力值为步骤S1中的压力,甲板压力为CTD回收后在甲板处所测得的压力;
002)温度修正,修正公式为:offset=b*residual/n,式中,*为乘法运算,b表示“从航次校正时间起至当前对温度修正之间的天数”,residual表示“航次前与航次后的温度差”,n表示“航次前与航次后温度校正的间隔天数”;
003)盐度修正,首先对电导率数据进行校正,校正公式如①:
式中,n表示校正所用的水化学分析样本数,αi表示第i个水化学分析样本由CTD测出的电导率,βi表示第i个水化学分析样本由水化学分析实验获得的电导率,slope表示修正后的电导率,
根据公式②获得电导率真实值:
电导率真实值=电导率读数*slope ------②
电导率读数是由步骤S1中获得的电导率,获得电导率真实值后,根据海水状态方程计算出盐度,该盐度即为修正后的盐度值;
004)溶解氧、PH和叶绿素修正,溶解氧的修正首先根据公式③计算出斜率修正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未经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65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轨道交通锂电池检测报警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