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窥镜物镜光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82667.7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17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朱佳巍;王旗;黄立;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众盈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3/24 | 分类号: | G02B23/24;G02B13/18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王前明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窥镜 物镜 光学系统 | ||
1.一种内窥镜物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L1)、光阑(ST0)、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L2)、红外滤光片(IR)和芯片保护玻璃(GS);
第一透镜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物侧面(S4)和第二透镜像侧面(S5)均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均为塑胶非球面镜片;
该内窥镜物镜光学系统满足下列条件式:
-1.9<(f(a)-f(b))/f<-2.0;
其中,f(a)为第一透镜(L1)的焦距,f(b)为第二透镜(L2)的焦距,f为整个内窥镜物镜光学系统的焦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物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内窥镜物镜光学系统满足下列条件式:
1.3<(D1+D5)/T15<1.4;
其中,D1为第一透镜物侧面(S1)的有效直径大小;D5为第二透镜像侧面(S5)的有效直径大小;T15为第一透镜物侧面(S1)与第二透镜像侧面(S5)在光轴上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物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内窥镜物镜光学系统满足下列条件式:3.5<TTL/f<4.47;
其中,TTL为该第一透镜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0)的轴上距离;f为整个内窥镜物镜光学系统的焦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物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内窥镜物镜光学系统满足下列条件式:
-1.0<f1/f<-1.1;
0.9<f2/f<1.0;
其中,f1为第一透镜(L1)的等效焦距;f2为第二透镜(L2)的等效焦距,f为整个内窥镜物镜光学系统的焦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物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内窥镜物镜光学系统满足下列条件式:
0.9<Y/f<1.0;
其中,Y为该内窥镜物镜光学系统的半像高;f为整个内窥镜物镜光学系统的焦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物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内窥镜物镜光学系统满足下列条件式:
0.8<tanω<1.0;
其中,ω为该内窥镜物镜光学系统的半视场角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物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内窥镜物镜光学系统满足下列条件式:
0.1<Sag2/f<0.15;
其中,f为整个内窥镜物镜光学系统的焦距,Sag2为所述第一透镜像侧面(S2)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一透镜像侧面(S2)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物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内窥镜物镜光学系统满足下列条件式:
0.9<(Sag2+Sag1)/(Sag2-Sag1)<1.2;
0.9<(Sag4/D4+Sag3/D3)/(Sag4/D4-Sag3/D3)<1.2;
其中,Sag1为第一透镜物侧面(S1)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一透镜物侧面(S1)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2为第一透镜像侧面(S2)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一透镜像侧面(S2)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众盈光学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众盈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266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体布线式电子内窥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显示器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