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脸误检优化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79801.8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59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承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16 | 分类号: | G06V40/16;G06V10/778;G06V10/2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文红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江陵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脸误检 优化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人脸误检优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提取待识别图像集中每张图像的人脸初始区域;基于预先训练的多任务人脸判别网络模型提取所述人脸初始区域中人脸的关键特征点,并根据每个关键特征点对应区域的深度特征判断所述人脸初始区域中的人脸是否为误检人脸;若是,则将该张图像从所述待识别图像集中移除,以得到误检优化后的待识别图像集。由此,通过采用多任务人脸判别网络模型大大提高了计算实效性,不仅能够提升人脸关键特征点定位的准确率,还可以减少每个关键特征点单独判断带来的累积误差,从而有效降低人脸检测的误检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人脸误检优化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人脸视频监控与处理是智能监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脸监控在小区门禁、地铁安检等越来越多的实际场景中应用,在维稳反恐、流动人员管控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人脸检测过程中,如何控制误检率一直是重大难题,因为应用场景的多样性,会造成大量的图案、车轮、背包、甚至空拍等错误检测,这类误检图片会影响后续的人脸比对和识别功能,导致虚警事件,增加人工甄别成本。例如,当前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人脸检测,误检率一般都在5%左右,在某些复杂场景中甚至达10%,对于人脸监控产品的应用是一个致命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脸误检优化方法及装置,以解决或者改善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人脸误检优化方法,应用于监控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提取待识别图像集中每张图像的人脸初始区域;
基于预先训练的多任务人脸判别网络模型提取所述人脸初始区域中人脸的关键特征点,并根据每个关键特征点对应区域的深度特征判断所述人脸初始区域中的人脸是否为误检人脸;
若是,则将该张图像从所述待识别图像集中移除,以得到误检优化后的待识别图像集。
可选地,所述提取待识别图像集中每帧图像的人脸初始区域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待识别图像集中的每帧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
提取所述灰度图像的类Haar特征;
利用adaboost级联分类器对提取出的类Haar特征进行推理,根据所述类Haar特征从所述灰度图像中提取得到人脸的初始区域。
可选地,所述多任务人脸判别网络模型包括依次连接的基础特征提取网络和深度特征提取网络,所述基于预先训练的多任务人脸判别网络模型提取所述人脸初始区域中人脸的关键特征点,并根据每个关键特征点对应区域的深度特征判断所述人脸初始区域中的人脸是否为误检人脸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人脸初始区域输入到所述多任务人脸判别网络模型中,通过基础特征提取网络提取所述人脸初始区域中人脸的关键特征点;
通过深度特征提取网络提取每个关键特征点对应区域的深度特征;
根据提取出的每个关键特征点对应区域的深度特征判断所述人脸初始区域中的人脸是否为误检人脸。
可选地,所述通过深度特征提取网络提取每个关键特征点对应区域的深度特征的步骤,包括:
分别通过每个卷积层组合提取每个关键特征点对应区域的特征图;
通过ROI池化层从每个关键特征点对应区域的特征图中提取出目标特征图,并按照线性插值方法对提取出的目标特征图进行池化操作得到池化后的每个关键特征点对应区域的池化深度特征;
将每个关键特征点对应区域的池化深度特征输入到对应的全连接层组合中,得到每个关键特征点对应区域的深度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98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