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破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76272.6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0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门村刚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2F9/04 | 分类号: | B22F9/04;B22F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沈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破碎容器 中心轴延伸 破碎装置 筒状 整粒 粉碎介质 造粒粉末 中心轴 收容 | ||
本发明的破碎装置的一个方面包括:网状的破碎容器,上述破碎容器呈沿中心轴延伸的有底的筒状,且供造粒粉末和粉碎介质进入;以及整粒容器,上述整粒容器呈沿中心轴延伸的有底的筒状,收容有破碎容器,并与破碎容器一起绕中心轴旋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破碎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第2011-179077号公报中,作为对造粒粉末进行破碎的破碎机,记载了锤击式粉碎机、针磨机、辊轧机等。
发明内容
现有的破碎机将造粒粉末粉碎并使其破碎,因此容易产生比期望的颗粒的大小更小的微粉末。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抑制微粉末的产生的破碎装置。
本发明的破碎装置的一个方面包括:网状的破碎容器,上述破碎容器呈沿中心轴延伸的有底的筒状,且供造粒粉末和粉碎介质进入;以及整粒容器,上述整粒容器呈沿上述中心轴延伸的有底的筒状,收容有上述破碎容器,并与上述破碎容器一起绕上述中心轴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可提供一种能抑制微粉末的产生的破碎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造粒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2是表示搅拌容器内的搅拌叶的配置和旋转方向的横剖视图。
图3A是表示第一搅拌叶的立体图。
图3B是表示第二搅拌叶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破碎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破碎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6A是表示在造粒装置中粒化的颗粒(造粒粉末)的剖视图。
图6B是表示在破碎装置中处理的造粒粉末和粉碎介质的图。
图6C是表示破碎容器、造粒粉末和粉碎介质的图。
图6D是表示破碎容器、造粒粉末和粉碎介质的图。
图6E是表示破碎容器和造粒粉末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造粒系统10包括造粒装置20和破碎装置30。造粒系统10中的造粒装置20用在破碎装置30之前的工序中。破碎装置30用在造粒装置20之后的工序中。
首先,对造粒装置20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造粒装置20将在原料粉末P中混合粘合剂B而成的浆料粒化成颗粒状。造粒装置20用在将浆料粒化成颗粒状的造粒工序中。原料粉末P是例如钨、不锈钢、铁等金属粉末。粘合剂B是例如树脂溶液。
造粒装置20包括搅拌容器11、轴部13、搅拌叶12和加热装置14。搅拌容器11呈沿第一中心轴J1延伸的有底的筒状。第一中心轴J1沿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的方向延伸。搅拌容器11具有周壁部11a和底壁部11c。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与第一中心轴J1平行的方向简单称作“轴向”。轴向一侧是沿轴向从周壁部11a的开口部11b向底壁部11c的方向,其是轴向的底壁部11c侧。轴向一侧是图1的右斜下侧。轴向另一侧是沿轴向从底壁部11c向开口部11b的方向,其是轴向的开口部11b侧。轴向另一侧是图1的左斜上侧。将以第一中心轴J1为中心的径向简单称作“径向”。径向中,将靠近第一中心轴J1的方向称作径向内侧,将远离第一中心轴J1的方向称作径向外侧。将以第一中心轴J1为中心的周向简单称作“周向”。
将铅垂方向的上侧简单称作“上侧”,将铅垂方向的下侧简单称作“下侧”。“上侧”是图1的上侧,“下侧”是图1的下侧。将沿水平方向从底壁部11c向开口部11b的方向简单称作“前侧”,将沿水平方向从开口部11b向底壁部11c的方向简单称作“后侧”。“前侧”是图1的左侧,“后侧”是图1的右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62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