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煤岩验证煤层气微波开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76216.2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5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兆中;朱静怡;李小刚;贾敏;李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E21B43/24;G01N3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岩 测试 微波辐射 煤层气 测试条件 原始状态 孔隙度 渗透率 微波 验证 能源技术领域 比对分析 理论指导 力学性质 验证结果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煤岩验证煤层气微波开采的方法,属于能源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提供多个测试煤岩,在不同测试条件下,分别测试所述多个测试煤岩中的每个测试煤岩在微波辐射前后的参数,得到在原始状态下的第一参数,以及微波辐射状态下的第二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参数均包括孔隙度以及渗透率;基于所述第一参数以及所述第二参数得到验证结果。通过测试多个测试煤岩中的各个测试煤岩在原始状态下以及微波辐射状态下的参数,得到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然后通过对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进行比对分析,得出在不同测试条件下测试煤岩的孔隙度、渗透率、力学性质等的变化,证明微波辐射开采煤层气的可行性,并为该工艺的提供理论指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煤岩验证煤层气微波开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煤层气是指储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烃类气体,是煤的伴生矿产资源,属非常规天然气,是近一二十年在国际上崛起的洁净、优质能源和化工原料。煤层气目前的开采工艺主要为排水降压后采气,但是对于少水的煤层气,无法有效使得甲烷解吸,因此,采用排水降压的开采工艺效果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煤岩验证煤层气微波开采的方法,以有效地改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煤岩验证煤层气微波开采的方法,包括:提供多个测试煤岩,在不同测试条件下,分别测试所述多个测试煤岩中的每个测试煤岩在微波辐射前后的参数,得到在原始状态下的第一参数,以及微波辐射状态下的第二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参数均包括孔隙度以及渗透率;基于所述第一参数以及所述第二参数得到验证结果。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分别测试所述多个测试煤岩中的每个测试煤岩在微波辐射前后的参数,得到在原始状态下的第一参数,以及微波辐射状态下的第二参数,包括:分别测试所述多个测试煤岩中的每个测试煤岩在微波辐射前的原始状态下的参数,得到每个测试煤岩的第一参数;分别对所述多个测试煤岩中的每个测试煤岩进行微波辐射;分别测试微波辐射后的所述多个测试煤岩中的每个测试煤岩在微波辐射状态下的参数,得到每个测试煤岩的第二参数。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分别测试所述多个测试煤岩中的每个测试煤岩在微波辐射前的原始状态下的参数,包括:分别对所述多个测试煤岩中的每个测试煤岩进行加热,使每个测试煤岩的含水饱和度相同;分别测试加热后的所述多个测试煤岩中的每个测试煤岩在微波辐射前的原始状态下的参数。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分别测试所述多个测试煤岩中的每个测试煤岩在微波辐射前的原始状态下的参数,包括:分别对所述多个测试煤岩中的每个测试煤岩进行加热,使每个测试煤岩的含水饱和度不同;分别测试加热后的所述多个测试煤岩中的每个测试煤岩在微波辐射前的原始状态下的参数。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分别对所述多个测试煤岩中的每个测试煤岩进行加热,包括:分别对所述多个测试煤岩中的每个测试煤岩进行不高于200摄氏度的加热。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测试煤岩中的每个测试煤岩的含水饱和度相同时,分别对所述多个测试煤岩中的每个测试煤岩进行微波辐射,包括:利用相同功率的微波分别对所述多个测试煤岩中的每个测试煤岩进行不同时长的微波辐射。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利用相同功率的微波分别对所述多个测试煤岩中的每个测试煤岩进行不同时长的微波辐射,包括:利用功率为600W至2400W之间的相同功率的微波分别对所述多个测试煤岩中的每个测试煤岩进行不同时长的微波辐射。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测试煤岩中的每个测试煤岩的含水饱和度相同时,分别对所述多个测试煤岩中的每个测试煤岩进行微波辐射,包括:利用不同功率的微波分别对所述多个测试煤岩中的每个测试煤岩进行相同时长的微波辐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62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