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机视频传输接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75990.1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3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郑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睿博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38 | 分类号: | H04N21/438;H04N21/2383;H04N5/5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夏琴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天***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收解调 接收天线 分集控制 信号切换模块 信源解码单元 视频传输 通道单元 系统控制 八木 鞭状 视频传输技术 垂直安装 分集合成 水平安装 信号连接 信噪比 整机 | ||
本发明涉及视频传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人机视频传输接收装置。包括接收解调通道单元、分集控制机单元和系统控制与信源解码单元,所述接收解调通道单元包括第一接收解调通道和第二接收解调通道,所述第一接收解调通道由一个鞭状接收天线和一个接收解调前端构成,所述第二接收解调通道由一个八木接收天线和一个接收解调前端构成,所述接收解调前端连接分集控制机单元,所述分集控制机单元具有信号切换模块,所述信号切换模块切换第一接收解调通道或者第二接收解调通道的信号连接到系统控制与信源解码单元。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垂直安装鞭状接收天线和水平安装八木接收天线,有利于使用选择分集合成方法,从而提高整机的信噪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无人机视频传输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控制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无人机应用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对视频传输距离、分辨率、以及信道容量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随着无人机在空中的飞行,机载无线视频发射机常常工作在城市建筑群和各种地形地物较为复杂的环境中,在与陆地上或者车载接收设备进行通信时,由于带宽的限制、传播的衰减、信道的时变特性、噪声、干扰(主要是公共信道干扰)以及多径问题,所有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着无人机无线视频传输业务的发展。
无人机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外界环境对无线信号传播会产生如下四个影响:传播路径损耗、多径衰落、阴影衰落以及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的多普勒效应。传播路径损耗是传播距离的函数,与传播距离成正比。多径使得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是多个随机相位的多径信号的叠加,因此接收信号的幅度在一个相当于信号载波波长的距离范围内呈现明显的起伏变化,这种现象被称为多径快衰落。除了多径快衰落外,信号强度还会受周围大障碍物的变化而较慢地上下起伏,这种信号幅度的强弱变化称之为阴影衰落。阴影衰落一般满足对数正态分布。多普勒效应是由于无人机与地面或者车载接收机之间的相对运动而引起的频谱小范围的波动,从而造成时间选择性衰落。多普勒效应受移动速度、相对位置和移动方向影响。
由以上分析可知衰落效应是影响无人机无线视频传输距离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的快衰落深度可达30~40dB。这些因素最终使得无人机视频传输距离变短,视频质量变差,甚至根本不能接收到视频信号。为了减少这些衰落带来的影响,改善接收的视频质量,提升传输距离成为业界倍受关注的问题。
由于无人机载重负荷和散热的限制,常规的提高发射功率、发射分集、增加天线尺寸和高度等方法来克服这种深衰落是不现实的。虽然接收机采用抗衰落接收技术,但效果都不明显,因此有必要采用更优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更新和改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无人机视频传输接收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人机视频传输接收装置,包括接收解调通道单元、分集控制机单元和系统控制与信源解码单元,所述接收解调通道单元包括第一接收解调通道和第二接收解调通道,所述第一接收解调通道由一个鞭状接收天线和一个接收解调前端构成,所述第二接收解调通道由一个八木接收天线和一个接收解调前端构成,所述接收解调前端连接分集控制机单元,所述分集控制机单元具有信号切换模块,所述信号切换模块切换第一接收解调通道或者第二接收解调通道的信号连接到系统控制与信源解码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睿博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睿博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59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