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架线式电机车自动停送电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74141.4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19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常传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宁学院 |
主分类号: | B61C3/02 | 分类号: | B61C3/02;B60L5/20;B60M1/12;B60M3/00 |
代理公司: | 济宁宏科利信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17 | 代理人: | 樊嵩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济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架线 机车 自动 送电 方法 | ||
一种架线式电机车自动停送电的方法,电机车上装配有信号发送装置,架空线上电端装配有信号接收送电启动装置,包括有以下步骤:一、送电启动,电机车受电弓接触架空线并开启电机车总电源开关,信号发送装置向架空线提供一个直流低电压U0(I0),经架空线传递至上电端,上电端启动开关装置向架空线送电。二、正常供电,架空线得电后,首先是启动信号U0(I0)停止输送,然后是信号发送装置从架空线上吸收一个较小电流,该电流作为维持电流信号,在电机车待机和运行中,让架空线维持送电状态。三、自动断电,机车停运时,断开总电源开关或拉下受电弓,信号发送装置与架空线断开,线上电流小于最水维持电流,经5‑10秒后,上电端自动切断架空线电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山井下运输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架线式电机车自动停送电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直流架线式电机车是矿山井下的主要运输设备之一,目前架空线采用统一网络连续供电、长时间运行的方式。由于架空线电压较高(DC250V以上),矿山井下环境恶劣,巷道狭窄,空气潮湿,而且工作人员与电机车同行一条巷道,因此存在人员触电的安全隐患,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架线式电机车自动停送电的方法,可有效减少架空线的带电范围,缩短架空线带电运行的时间,使架空线只在电机车运行时带电,电机车停运时无电。对于运输距离较长的矿山环境,可让架空线在不同区域分段供电,电机车进入某区域时,该区域架空线送电,电机车驶离该区域时,该区域架空线断电,能有效提升矿山安全化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率。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架线式电机车自动停送电的方法,包括有信号发送装置和信号接收送电启动装置,电机车上装配有信号发送装置,架空线上电端,也就是在整流柜处装配有信号接收送电启动装置,整系统工作程序包括有以下步骤:
一、电机车受电弓接触架空线并开启电机车总电源开关,信号发送装置向架空线提供一个12V或24V的直流安全低电压,直流安全低电压形成直流电流I0,作为上电启动信号,上电启动信号经架空线传递至上电端,上电端接收到上电启动信号,立即启动开关装置向架空线送电。
二、架空线得电后,信号发送装置停止输送上电启动信号,然后是信号发送装置从架空线上吸收一个较小电流,所述的电流作为架空线维持电流信号,在电机车待机和运行中,让架空线维持送电状态。
三、电机车停止运行后,断开电机车上总电源开关或拉下受电弓,这时,信号发送装置与架空线断开,架空线上的电流小于最小维持电流,经5-10秒后,上电端便自动切断架空线电源。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架线式电机车自动停送电的方法,仅使用原架空线就可完成全部信息传递。电机车上装好信号发送装置,架空线上电端,也就是在整流柜处装配好信号接收送电启动装置。依据电机车工作状态,系统自动实施对架空线的通断电控制,对机车的操作与原系统无任何差别,也不需要对驾驶人员进行任何培训。
本发明所采用的工作系统有如下特点:
1、送电信号经架空线传递:架空线原处在无电安全状态,当电机车需要运行时,受电弓撑起接触架空线,再打开车上总电源开关后,车内发送启动装置中的蓄电池通过架空线向上电端的信号接收送电启动装置输送12V直流电压启动信号。信号传递方向是从机车经架空线流向上电端,再经交流接触器CJ常闭触点进入架空线通断电控制电路,控制电路首先延迟并从信号中吸收部分能量。这一时段内,交流接触器CJ尚未吸合,整流柜不输出250V工作电压。
上述过程延迟约1-2秒后,架空线通断电控制电路内的继电器J2吸合,交流接触器CJ随之启动,其常闭触点首先将架空线通断电控制电路与架空线切断,然后,其三个常开触点接通整流桥交流输入侧,向架空线输送直流250V工作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宁学院,未经济宁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41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